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10期 ID: 146892

[ 陈浩 文选 ]   

课堂也是教科研的主阵地

◇ 陈浩

  一般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其实,课堂也是教师教科研的主阵地。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理论功底不深,教学经验不够,在从事教科研工作时,更应该以课堂为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同时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
  围绕课堂教学,主要有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教后反思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开展教科研的切入点,而且也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必经之途。笔者认为,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进行教科研所要关注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研习文本、观察课堂和反思教学。
  
  一、研习文本: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现阶段,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日常的培训方式除了集中学习、讲座之外,还有集体备课和听课。但笔者认为,个人的独立备课环节可能更为重要。首先需要独立地解读文本,因为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最根本的立足点,仅仅借助教学参考书和备课组的统一方案进行教学,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大大阻碍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独立解读文本,首先要潜心研读文本解读理论,熟悉各种解读方法。在这方面,大学的专家教授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像北大的钱理群教授、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南开大学的刘俐俐教授等,他们不仅撰写了大量文本解读方面的文章,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文本的解读范例。笔者认为,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沿,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独立解读文本,需要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论有多忙,教学任务有多繁重,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阅读,不仅要阅读教育教学的专业书刊,还须阅读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学感受力和文本理解力。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才能渐趋准确地理解文本,也才能真正了解阅读的酸甜苦辣,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独立解读文本,最可贵的是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文本解读最忌程式化和人云亦云,我们必须通过研习深入理解文本,从整体到局部,从结构到内容,从字里行间挖掘文本内在的本质。有了独特的见解,才能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观察课堂: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往往会有这样的误区:有的年轻教师尤其是刚到任的教师往往先听课再上课,甚至是听一课上一课。个别教师培训工作者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有的年轻教师不敢或不好意思在评课活动中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认识和做法都会影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听课之前先备课。教师在走进他人的课堂之前,首先必须认真备课:要熟悉教学内容,要有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没有任何准备的听课是无效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尤其有害——这可能会在其大脑中形成—个先入为主的初始印象,从而影响自己的独立思考。
  听课时要潜心观摩。教师的听课和学生的听课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听课是接受知识,而教师听课主要是观察课堂。我们不仅要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还必须观摩授课者的教学仪态和风格,观摩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有观察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提升。
  听课之后要思考。不仅要思考授课老师的得与失,还要思考自身设计和他^操作的区别,从同行那里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设计能力与操作能力。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年轻教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倾听者,还应该尽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交流和碰撞中理清头绪,提高水平。
  
  三、反思教学:增强质疑总结能力
  
  当前,绝大多数老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教学反思在专业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一课一思,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改进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不仅要反思教学内容,还要反思教学过程。很多年轻教师在撰写教学反思时,往往着重于反思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其实,我们也应该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反思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严密性,反思课堂生成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不仅要反思教师教学,还要反思学生状态。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互动过程,在反思教学时也必须关注到学生的状态。比如,学生上课比较沉闷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教师的诱导不够,学生接受缓慢是教学内容过于艰难还是教师语言过于抽象……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准确地归因,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不仅要反思教学遗憾,还需反思教学优点。反思不等于一味地自我否定,不能光思考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还必须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强项。有位特级教师说过,特级教师就是要“特”,善说的就尽情说,善板书的尽情板书,善表演的尽情表演。其实,这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有意识地强化和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科研应该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研习文本、观察课堂、反思教学也是产生教科研成果的重要领域。因此,笔者认为,年轻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从这三个方面人手,认真钻研,勤于思考,每有所思,及时记录和整理,定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课堂也是教科研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