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11期 ID: 137740

  

一堂特殊的作文指导课

◇ 朱 敏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反对“少、慢、差、费”的“无效教学”,提倡“多、快、好、省”的“有效教学”的背景下,因时施教与正面教育更显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作文指导课 素质教育 因时施教 正面教育
  
  这堂作文指导课很特殊,与一般的写作文前的指导课大不相同,它更像一堂班会课,它的意义远远大于作文指导,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良好的影响。
  事情发生在高三下学期的S班,S班是文科B班,成绩相对落后,后进生很多。那天是S班两堂语文连堂课。我布置他们写作文,刚宣布写作文,就有一片叫苦声,这我没太在意,见惯不怪了。然后我把作文题目和提示以及例文都提供给他们,要求他们阅读后构思写作。过了一节课,我去看时,惊奇地发现虽然有一些同学在认真写,但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没动笔,都在看其他书或干其他事。快高考了还是这个状态,我心里很窝火,很想给他们每个人一耳光,狠狠训斥他们一顿。但这不是一个有理智、有素养的教师应该做的。我忍住了,心想,这其中有作文难度大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应该是他们感到前途无望,消极颓丧、无心学习的心理问题(文B班这种问题比较普遍)。这时关键是学不学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于是,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对他们说:
  “同学们,刚才我看到让我欣慰和让我遗憾的一幕。
  “我欣慰的是,有好些同学写作文非常认真,一节课都写了大半篇了。我知道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不容易,在文B班学习更是不容易,在文B班到高三下学期了还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更是不容易。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啊,最后这一百天(他们马上要进行百日宣誓)的难度相当于之前所有阶段的难度。所以这些同学能持之以恒保持一股冲劲、狠劲、认真劲,我深感欣慰,为他们高兴,我会全力支持他们。
  “而我遗憾的是,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想写作文,对学习无动于衷,对前途心灰意冷。我想送给这些同学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善莫大于改过。’历史上曾经有三个人物,第一个曾是战斗英雄,热爱艺术,偶尔喝一点酒,年轻时从来没有做过违法的事;第二位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嗜酒吸烟如命;第三位曾多次被校长训斥,每晚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吸食鸦片的记录。你们猜他们最后谁成了伟人?我告诉你们,第一位是希特勒,第二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三位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希特勒心死了,善良之心死了,正义之心死了,上进之心死了,所以最后沦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罗斯福和丘吉尔年轻时都有过劣迹,但他们勇于改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最后成了二战中的英雄,成为伟人。
  “同学们,离高考还有一百天,没有到最后一切都还有可能,就像《北京欢迎你》那首歌所唱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创造奇迹!”
  可以看得出,同学们情绪很激动,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芒。
  最后,我告诉同学们,可以写另一个作文题目——“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以我手写我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天交。第二天上课时,我才进教室,课代表就把作文交到我手上,齐整整的,一个不缺。多数都写了后一个题目,写得很认真,很好,让我很感动。原来他们不是不会燃烧,是缺乏火种啊!
  这堂特殊的作文指导课很成功,原因我觉得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因时施教。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是解决教学对象差异性问题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而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还应因时施教,甚至因地施教。我这里的“时”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指时机,因时施教就是抓住时机开展教学,根据不同的情况施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堂作文课能抓住时机,改变教学计划,恰如其分地施以相应的必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最初的计划是让学生看资料写作文,可是学生没心思写。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学习动机,这是关乎整个学习的心理问题,它会影响包括语文在内所有科目的学习。这时是进行意志教育、认识教育的最佳时机,而作文教学与做人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通过实例教育他们不要放弃梦想,要勇于面对现实、改过上进,既强化了学习动机,又激起了作文思维的火花,一举两得,效果极佳。
  第二,正面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正面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正面积极的事例激励学生,通过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以理服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当学生犯错误时,教育者不应采取总是批评斥骂、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负面教育,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我否定”而陷入悲观、颓丧、消极的泥潭,或者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教育很不利的抵触情绪;而应多采用欣赏、鼓励的方法,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正面教育,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使其接受教育,受到感化,提高认识。这堂课中,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是大发雷霆、严厉训斥,而是先表扬好的同学,树立了典型、榜样,然后用伟人的例子引导犯错的同学认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最后用我们引以为豪的北京奥运会歌曲的歌词来鼓励他们勇敢超越梦想,迎接挑战。整个过程以正面教育为主,学生在自尊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积极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受到了感化,认识也提高了,内心的积极上进的激情被点燃,理智也得以复苏,这正是教育者想要的可喜的结果。
  总之,这堂特殊的作文指导课让我感受颇深。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反对“少、慢、差、费”的“无效教学”,提倡“多、快、好、省”的“有效教学”的背景下,因时施教与正面教育更显其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一堂特殊的作文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