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36022

[ 姜广锦 文选 ]   

试论话题作文的审题

◇ 姜广锦

  我们写作文,在动笔之前必须明白要表达什么,才能做到准确立意,只有“意”立准了,才能写出规范的、优秀的文章。要准确立意,就必须准确审题。而话题作文的审题则格外重要,因为话题作文的材料语往往较长,材料语与话题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把握,容易颠倒主次。在实际写作中有一部分同学缺乏审题意识,随意在背景材料中选取一句话就匆忙写作,以致作文偏题、离题,严重影响了作文得分。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审题呢?笔者认为,要想正确审题,就必须要细致谨慎地分析材料及话题,辨明写作的方向和范围,根据材料及话题所揭示的题旨,准确找到现实中与之对应的现象及道理。
  
  一、弄清话题作文的结构
  
  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如:
  1996年9月18日,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与中专毕业的儿子郝丁签订了一份双向自立协议:今后郝丁将独立解决未来生活中包括高等教育、求职、婚育等在内的一切问题,而郝麦收教授夫妇晚年也不需要儿子赡养。七年过去了,郝丁当过打字员,在酒厂里打过工,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英语专业大专班和经济专业研究生,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广告人。亲爱的同学,你曾经有过自立的念头吗?你曾经尝试过自立生活吗?请就“自立”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在这个作文题中,从“1996年9月18日”至“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广告人”是背景材料语,从“亲爱的同学”至“你曾经尝试过自立生活吗”是提示语,后面则是作文的话题和要求。这类作文题目包括上述四个部分,结构完整,但还有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语,如:
  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请自选角度,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显然,此题中没有材料语,只有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另外,还有些话题作文有材料语却无提示语,如: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请以“同样的自豪”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这种作文直接从材料到话题和要求,中间没有提示语。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直接给出话题和要求来进行写作。如200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给出的一道训练题:
  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从以上四种话题作文的结构形式看,四个部分中“材料语”、“提示语”是可有可无的,但“话题”和“要求”却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是写作的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抓住“话题”这个核心,看清题目“要求”,而“背景材料语”的作用则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则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切不可混淆主次,随性而为。
  
  二、考量背景材料语与话题之间的内涵关系
  
  因为话题作文要以话题为核心进行写作,材料语不再是写作内容的依据,以及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只是对话题的说明、解释,或是一个例子,其目的在于引出话题或帮助学生理解话题。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背景材料与话题之间的关联,一看到材料中的几句话或一句话就匆忙下笔,导致写作偏题。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话题>背景材料语、话题<背景材料语、话题=背景材料语。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应该使用不同的立意方式。
  例一:花园里有朵玫瑰花,边上有只青蛙。玫瑰认为青蛙很丑陋,就把它赶走了。可过了几天,青蛙再来到花园时,发现玫瑰花已经枯萎了。原来没有青蛙吞食害虫,玫瑰花也就失去了保护。以“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不难看出背景材料的内涵与话题之间的联系,话题“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包括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而背景材料中给出的青蛙与玫瑰花只是所有生命中的一种,因此话题内涵明显大于所给材料的内涵,如图所示:
  这种情况只要扣住话题,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有深刻感受的事例写作,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即可扣住中心而不至于造成偏题。
  例二:一位教育专家在谈到“做人与做事”时,告诉成长中的孩子们,人生要获得快乐,应该常说三句话:“我能行!”“太好了!”“让我来帮助你!”,请以“我能行”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材料中包含了具有并列关系的三个句子,“我能行”、“太好了”、“让我来帮助你”,而话题作文要求只以“我能行”作文,因此,很明显,背景材料语的内涵要大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如图所示:
  这种命题形式就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有部分同学仅看到“太好了”或者“让我来帮助你”就开始下笔,造成作文严重离题。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识读话题,看准材料中给的所有句子,紧密结合所给话题,并把话题当做写作的重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例三:每个人都肩负责任生活着。责任心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时尚。请以“责任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并表达出感受和思考。字数在600字左右。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种题目确实和前面两道题目不同,“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时尚”与话题“责任心”内涵几近相等,如图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要在背景材料中选取自己有深刻感受的一点构思,所写文章就不会偏题。
  
  三、把握话题的重心
  
  话题,一般以词语、短语或句子等形式出现。词语的内涵容易把握,而短语的类型不同,重心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的重心在中心词上,如“心灵的选择”的重心在“选择”上;动宾短语的重心在动词上,如“共享快乐”的重心在“共享”上;主谓短语的重心在谓语上,如“我相信”的重心在“相信”上;并列短语的重心在二者的关系上,如“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的重心在对自己与别人的信任程度的关系上。句子较为复杂,需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但以补语为重心最多,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重心在“丰富多彩”上。
  思考话题的内涵,不仅要把握话题的重心,还要理解材料对话题的关照。话题的材料好比话题词语的语言环境,直接影响话题。分析辨别写作方向时,如果材料或提示语是议论性的,那么作者的意图是较为清楚的。如果材料是叙述性的,那么就要根据情节发展走向进行辨别。如: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相互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可以编故事、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