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年第6期 ID: 134134

  

选择问句中问号到底应该怎么用?

◇ 汪明爽 王志文

  【摘 要】本文就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使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标点符号题中这一类题的解答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选择问句 逻辑知识 多项选择 选项相容 选项不相容
  
   湖北省孝感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标点符号题(见例3)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问号使用是正确的。而几个相似例句(例1、例2)的答案却认为“选择问句中不管有几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后用问号,中间各项间用逗号。”
  例1.苹果电脑、iphone手机为什么如此热销?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这值得思考。(《高考365》教师版283页)
  【解析】使用错误。“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改为“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
  例2.很多运动员拿着金牌都要咬一咬,“咬”金似乎正逐渐成为领奖台上的一种时髦举动。这是为什么?兴奋所致?用嘴验证金牌真假成色?还是见大家都咬我也跟着咬?一些网友纷纷提出疑问,而回答的答案也各有趣味。
  【解析】使用错误。中间是选择问,所以二、三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例3.究竟是哪些原因助推商场上的衣服、鞋子价格的上涨?是原材料采购?用工成本?成品定价?还是进驻商场的环节?昨日,本地一家知名服装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个中原因。(孝感市2010年-2011年“二统”卷)
  【解析】使用正确。
  到底怎样标点才规范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
  1.《标点符号用法》指导性不强。《标点符号用法》规定的只是些大原则,太模糊了,只是举了一个选择问的例子(“去好呢,还是不去好?”),无详细的用法指导,根本解决不了选择问中问号的实际使用问题。
  2.有些资料没有可操作性。《语文建设》2004年7-8期合刊第80页上有“标点符号用法回答”,其第二条“选择问句怎样用问号?”是这么解说的:
  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例如:是那个年代更适合我们,还是我们在那个年龄上更快乐?(《为卡尔文疯狂》第44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的停顿也比较短甚至没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例如:
  你是走还是留?
  他是小王的哥哥还是弟弟?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例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以上来自报刊的解说也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参照的标准。但对于选择问到底是判为选择问句还是选择问句群,其区分原则没能说清楚。《语文建设》上“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的说法太笼统,无异于说把选择问判为选择问句还是选择问句群,悉听尊便,这不免太自由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难道说只要使用者认为有必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的话就都可以用问号么?那样的话,不是把选择问句与选择问句群混为一谈了吗?这样的解说对语用实践作用不大,也很难让人有信心明确判别用例的对错。
  3.学术界争论不明。关于选择问,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首先是标点上的争议。认为前一个分句当使用逗号,别误用为问号的有: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王灿龙、丁声树、黄伯荣、廖序东等;认为前一个分句可用逗号,也可用问号的有:王鹤正、邵敬敏等。
  其次是归属上的争议。同是承认各选择项后均可使用问号,但应归入选择问句,还是归入选择问句群,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主张归入选择问句的有:胡裕树、邵敬敏、冯春田、丁力等;主张归入选择句群的有:邢福义等;摇摆不定的有:俞光中、植田均等。
  笔者发现,在选择问句的问号使用过程中,有两个选项的选择问句的问号使用并没有什么争议,如:
  1.如果选择问句本身不长,选择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句中选择项之间就不用点号。例如:“你是吃食堂还是自己做饭?”
  2.如果选择项之间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例如:“是节省点钱坐火车呢,还是为争取时间坐飞机?”
  而有三个及以上选项的选择问句的问号使用就比较复杂,争议很大。笔者通过探讨想从逻辑学的角度规范选择问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选择问句的选项之间有两种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我认为如果多个选择项相容,那么每一项后面用问号;如果多个选择项不相容,那么最后一项用问号。例如:
  ①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解析】回答要么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要么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要么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只能是其中一种,选择项不相容,那么只能在最后用问号。
  ②这是什么?新式武器试验场,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国防设施的伪装,抑或又一条长城?他们愕然了。
  【解析】这是什么?你可以想象成“新式武器试验场”,你可以想象成“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你可以想象成“国防设施的伪装”,你还可以想象成“一条长城”。四个选项相容,那么每一句后面都用问号。
  【热身演练】下列选择问句标点使用是否正确?
  1.谁来代言北京奥运?孙悟空?大熊猫?藏羚羊?还是丹顶鹤?这个全国人民猜了几年的问题,在4天后,也就是北京奥运倒计时整整1000天的时候,将要水落石出了。(2006年下学期省级示范性高中语文第四次阶段性考试卷)
  2.究竟是什么拖住了他?无字碑?大雁塔?还是秦代兵马佣?(杨贵云《胰南的玉,中国的最》,引自邢福义《汉语语法学》1996年11月版第417页)
  3.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其他的什么?(2005年山东卷)
  4.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法航飞机的坠毁呢?是技术故障,是天气原因?还是遭遇了恐怖袭击?这是人们在反复追问的问题。(《天骄文化·黄冈八测·新课标》第一测)
  【提示】
  1.“谁来代言北京奥运”,只能是“孙悟空”、“大熊猫”、“藏羚羊”和“丹顶鹤”其中之一,几个选项之中不相容,所以最后用问号。此题用法不正确。
  2.“究竟是什么拖住了他”,可能“无字碑”、“大雁塔”还有“秦代兵马佣”都同时拖住了他。所以每一选项后面都用问号。此题用法正确。
  3.命题者认为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句中不管有几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来用问号,中间各项间用逗号。我认为原题标点正确。因为“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的原因可能是“他的体型”,可能是“他的亲切”,还可能是“他的其他的什么”,几个选项相容。
  4.命题者认为将第二问改为逗号,我认为将第二个逗号改为问号。因为“导致法航飞机的坠毁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列举的“技术故障”,“天气原因”“遭遇了恐怖袭击”都可能同时存在。
  作者单位:湖北汉川高中。

选择问句中问号到底应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