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年第4期 ID: 133986

[ 吴小林 文选 ]   

近三年广东语文高考模考默写失分原因刍议

◇ 吴小林

  【摘 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旨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整体的语文素质。然而在每年高考和模考测试中,我们发现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这上面严重失分,把这送分题的6分白白地丢了。本文试对近三年广东语文高考模考默写失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广大考生失分原因,并提出避免失分的对策方法,引导广大同学注重名句名篇背诵默写,提高名句名篇默写得分率,做好高考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备考工作。
  【关键词】名句名篇 默写 失分 对策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整体的语文素质。虽然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求,高考仅为识记,而且高考绝大部分默写内容都来源于高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文章,然而在每年高考和模考测试中,我们发现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这上面严重失分,把这送分题的6分白白地丢了,我们每次在试卷分析时总为考生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失分感到惋惜。那么,如何才能使考生避免这些小毛病呢?如何减少失误、提高默写得分呢?本文对高考常见名句名篇默写作一定的分析。
  一、考纲要求阐释与近三年默写得分情况
  (一)考纲要求分析
  自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恢复了名句名篇默写考查,到现在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语文试卷,“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已成为必考内容,是高考语文较为稳定的基础性题目,现为测试考生识记能力的稳定考点。在高考考试大纲五种能力要求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为A识记要求,即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我省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考查以“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为主要题型,一般在给出的4小题中任选其中3题补写,每空格每格1分,近三年默写分值均为6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常见和名句名篇。
  1.常见
  所谓“常见”,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三是以“考纲”和新教材推荐和要求背诵的篇目为主。“常见”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2.名句名篇
  所谓“名句名篇”,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涵义深刻;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二)近三年默写得分情况
  下面我们先看下2008—2011年省考试院公布的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高考数据统计摘要和2010年广州一模二模“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数据分析。
  2008—2011年省考试院公布的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高考数据统计摘要:从上面数据尽管名句名篇默写难度较小,属识记层次,且考查范围也严格根据考纲确定,名句名篇默写均出自考纲中列出的60篇(首)“古诗文背诵篇目”中,题型为上下句间补写,给出的句子有利于考生答题思路的连接与贯通,默写一般不存在艰深、难写字句,但我们在模考高考所反映的得分数据来看,高考平均分在4分左右,默写得分显得不尽人意。
  二、近三年考纲“古诗文背诵篇目”变化
  2010年“古诗文背诵篇目”与2009年相比,由60篇增加至70篇,增加了4篇文言文、6首诗词曲。新增加的4篇文言文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潜《归去来兮辞》、王勃《滕王阁序》、苏洵《六国论》。新增加的6首诗词曲是:陶潜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另外《论语六则》改为了《论语十则》,并明确为具体的十则。
  由上表可见,对于考纲新增篇目的这10篇诗文,虽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它们或不在粤教版教材中出现,或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特色并不太鲜明,增加为背诵篇目的理据显然不足。2010年《考试说明》新增的10篇背诵篇目均非课程标准诵读篇目,因此,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在公平性上存在差别,背离了课程标准思想。从保持稳定和谐的角度出发,以能力考查为命题立意的高考,也不应当加大识记方面的能力考查。省考试院也很快发现了这一问题,根据考生反映,发出2010年新增篇目暂不作考查要求通知。果然,2010年广东省高考也没有考查《201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古诗文背诵篇目》部分新增加的10篇作品,这对当年和今后的考生来说是很好的,有效地减少了他们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2011年广东省语文科《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古诗文背诵篇目》删减了2010年新增加的篇目〔10篇(首)古诗文〕,背诵篇目再次回到2009年所设定的篇目和数量。
  总之,根据广东省高考近三年来的命题特点,2010年广东省高考古诗文阅读的命题思路将会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失分原因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失分较大、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学生不够重视课本,该背诵的课文不花时间背诵,更多地去关注各种复习资料;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背诵,但默写题准确率不高,主要有读音导致的差错,不理解出现的错误,书写引起的失分等等;有的学生不是写不出来,而是写出来了,却不准确,不规范,出现错字漏字,颠倒语序,张冠李戴等问题;还有的学生背诵熟了,但因错别字失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去更多地重视课本、提高语文默写题的分数呢?
  我们知道,对于默写名句名篇,高考的评分一向比较严格,每一空格1分,一个空格中的一句话有一个错别字、字序颠倒以及增一字、减一字均不能得分,这就表明高考最终检测的不只是“记得住”,还要“写得对”。然而多数考生常常因为字序错误或书写错漏失分,这就暴露出了复习备考过程的不完整。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不能只停留在能够背诵的环节上,还要加大默写的训练力度,及时跟进检查订正的步骤。简单地说,就是要贯彻实施“背诵-默写-订正”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背诵-默写”是起点,“订正”是落点。起点要低,落点要高。“起点要低”指的是“背诵-默写”要从每一篇、每一段以及每一句抓起,确保规定篇目的背诵句句准确、段段落实、篇篇过关;“落点要高”指的是要让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经历“知错-识错-改错”的过程,从而对书写正确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
  (一)模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失分原因情况
  我们以2009—2011年广州一模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为列,分析情况:
  2009年广一模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
  (1)长桥卧波,______?____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
  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近三年广东语文高考模考默写失分原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