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年第4期 ID: 133920

[ 奚雪群 文选 ]   

建学习安全感 创轻松心理平台

◇ 奚雪群

  【摘 要】语文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讨论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安全感的缺失。本文主要探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构建、呵护、强化学生的安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安全感 尊重 以学定教 动态课堂 和谐
  
  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讨论热情不高,发言不积极,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了许多教师头痛的现象。但是,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个个抢着发言,随着年龄增大,学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却越来越不愿发言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知识难度上升的原因吗?其实,学生的学习安全感受到威胁是出现当前课堂教学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充分满足后才会有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具学习安全感从而成为自信的学习主体呢?
  一、尊重学生——构筑学习安全感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格免受伤害,期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他人的尊重、认可,和谐的氛围才能让身处其中的人敞开心扉,更加自信地融入到这个团体,参与到共同的活动中。
  每个学生都会有许多优点和缺点,而缺点往往比较容易凸显出来。在日常教学中,当我们发现学生的缺点不足时,我们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在班上批评学生,甚至冷眼相看,打入另册。这样,我们对学生的关注就产生了偏差,评价标准就出现了失衡,对待方式就发生了扭曲,学生于是容易丧失信心和勇气。
  其实,在一个几十人组成的班级里,学生存在差别是正常的。学生中客观存在着智力的差异、性格的悬殊、行为习惯的好坏、成长环境的区别。
  作为老师,要允许学生存在缺点,有所不足,并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多聆听学生心声,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在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乃至运用幽默和无言的批评等评价手法,使学生感受到温馨和期待,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些都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心中播下“尊重”的种子。要想学生尊重我们为师者,我们应当先尊重学生,以身作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被尊重被呵护,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才能被激发出来,学习的信心大大增强,才能被培养成人,培养成才。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该如此。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许多语文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体验获取知识。当前,几乎在所有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讨论质疑、活动体验的情景。许多时候,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深感惋惜,明明学生的回答已经非常完善,只是他们的回答与教师备课时组织的语言有些差异,教师就是不愿意顺应学生的思维,舍不得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而非得搞个画蛇添足式的总结以呈现自己的答案,板书上自己预设的词语、句子。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既感受不到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寻求到答案的快乐,也感受不到师生民主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反倒会产生自己不被老师重视之感,天长日久,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就会消退,学习的依赖心理就会不断滋长,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下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很难得到保证。
  老师要聆听学生、尊重学生,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呵护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二、以学定教——呵护学习安全感
  “万事预则立”,备课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备课工作,他们往往会花许多时间研读文本,翻阅《教学参考》、《优秀教案》,借以把握文本核心情感与基本特色,设计授课教案。不少学校也把检查教师教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加以检查,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不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顾教材特点与个人喜好,不顾学生文化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特点,漠视学生学习的问题,凭主观意愿设计教案,实施课堂教学。这种教学“以教为学”痕迹明显,一般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互动参与,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很难有保证。
  【案例】(一位高一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情境)
  师:词的上阙哪几句写赤壁之景?
  生:(齐声回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写赤壁之景的这几句话运用了那些修辞?
  生:(陆续回答)拟人……夸张……比喻。
  师:这几句话从那些角度写赤壁之景?
  生:(一名女生)视觉……听觉……
  师:词中的这几句话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有声有色的赤壁画卷。
  这个教学片段明显暴露出教师设计教学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同样是学习修辞,初中和高中的侧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初中侧重要求学生能准确判断,而高中则侧重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运用修辞所达到的艺术效果。高中语文教学以学生初中语文能力作为课堂问题设计的起点,无疑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但是,本案例只是重复初中修辞教学基本要求,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加以迁移,把学生的认知引向“最近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这样的教学由于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管课堂教学情境多么热闹,都只会是暂时的表象,时间一久,必会因为缺乏新知激趣导致学生厌倦学习。
  在农村普通高中,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以纲为纲,机械运用教材,不顾学生基础较弱的现状,盲目追求所有学生一个标准,导致许多学生因为“吃不了”而慢慢失去学习信心,这样,有效教学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备教材、备教师、备教案,更要备学生,要有学生主体地位至上的意识,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设法让学生活动起来,去探究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而教师的角色则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可以这么说,教师备课备教材是前提,备学生是关键。因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全面发展。教师备课只有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目的,立足学生发展,做实学情分析,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去设计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充分参与,充分体验。
  三、动态课堂——强化学习安全感
  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些“懒老师”,他“懒”,可是他教出的学生却一点不烂,有时甚至很好。对于这样的老师,许多老师往往心中不服,认为他们出成绩只是偶然,非老师高明。我不否认一次两次的考试有碰巧的可能,但是,更多时候,我认为学生的优异成绩是教师平时教学的必然。对于这样的“懒老师”,或许我们只感觉到他们“懒”的一面:他们备课只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没起草标准答案;课堂教学时,教师讲解少,学生发言多;对待作业,很少全面批改,只搞轮流抽查。其实,这恰恰是“懒老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备课只设计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好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去有效解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只设计问题解决方案而不直接呈现答案,学生才会有广阔的探究问题的空间,它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更多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

建学习安全感 创轻松心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