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689

[ 迟子建 文选 ]   

北海道大雪

◇ 迟子建

  离开东京之后,北海道以其超凡的气质迷住了我,也许这与我出生在偏僻、闭塞的大兴安岭有关,只要是来到人烟稀少而有特色的地方,兴致就蓬勃而起。
  各种拜会和酒宴已经记不清了。总之日程安排得难以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心中想的事情只有一件:如果能看到北海道的大雪,该是多么幸运。札幌是恬静的。街道呈现出以大通公园为中心的整齐划一的像棋盘形图案的格局。别墅式的建筑使札幌少见高楼大厦,少了那种咄咄逼人的凌空傲视的感觉,而多了一份温馨和优雅。
  据金丸贞行先生介绍,北海道入冬以来还没有下过一场雪,不知我们各位是否有福气“感动上苍”。我心中暗想:想必上帝不会失意于一个酷爱雪花的尘民吧。
  宿泊札幌的当夜却迎来了一场雨。听着外面淅沥有声的雨心中不免多了一份惆怅:雨是属于春夏秋季的,冬季下雨岂不“失信于民”?我真怀疑札幌一夜之间从十二月回到了八月。那一夜听着雨声独自饮着绿茶想着淡淡的心事。雨没有停的迹象,拉开窗帘朝外望去,霓虹灯闪烁不休,房屋的真实形状已经被夜色抹杀了。因为不完整,那房屋看上去充满了挑战的意味,这种时候如果上街走走,想必是别有风味儿的。然而我是不敢深夜在异乡独行的,我缺乏一种冒险精神。我将关紧的窗子打开,让雨的气息来到房间,设想自己像武打影片中的侠客一样从窗子纵身跳到地面上(那可是八楼),然后安然无恙地徜徉于札幌夜晚的街道……
  想着想着便觉睡意就要把自己击倒,赶紧上床睡觉。早晨醒来时,雨已经停了,太阳却行踪飘忽,天空雾蒙蒙的。早饭后来到大仓山滑雪飞跃台,没有一片雪,当然也就只能想象大雪覆盖那里,有一点鲜红从山顶飞跃而下的情景了。
  北海道由于濒临海洋,鱼类资源丰富,年捕捞量居世界之首。当日下午参观了水产品批发市场,我看见了那些包装精美的水产品:一级海蟹、须髯纵横的龙虾、失去了生气的金枪鱼以及各种鱼籽。徜徉于水产品批发市场,想到每日餐桌上出现的丰富海鲜,不免生出几分愧意。鄂霍次克海、太平洋和日本海的鱼每年都受到大量捕捞,虽然有关国际组织采取了某些措施,但海洋资源和生态平衡仍然受到了破坏。人喜欢鱼,而鱼喜欢海,对鱼而言,它是不能选择自己命运的,想想结网的人类是多么可怕。古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最初有这种思想的人真是罪恶。
  而在蔬菜批发市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室外荒寂无度,而室内的蔬菜却红绿白紫,鲜艳水灵,一应俱全。那些包装精美的芹菜、生葱、卷心菜等等都已经过处理,主妇回家只需冲洗一下即可烹饪了。想来日本主妇是比较清闲的。
  日本朋友介绍,他们市场也批发一些进口食品,比如中国的。他指了指柿子饼和蕨菜,然后说:“由于包装不好,价值马上就跌了一半。”我仔细一看,的确,那包装在这个蔬菜批发市场,的确是有些寒酸,但心里仍不是个滋味。想想自己小时候,吃柿子饼总是散装的,随便称上一斤,捧在衣襟里回去蹲在门槛前仍是吃得满嘴香甜。而地里面的菜,现从土里弄出来的才好吃。当然,不能因此否认自己的落后。
  还是没有下雪。但天是阴的,可也不是有雨的样子。我觉得有些闷,不知是雪前低气压的预兆,还是心情的缘故,总之参观完札幌医科大学时我觉得再迟一分钟出来自己就要躺在里面了。访问团有两名医生,一位是事迹屡见报端的心脏外科手术专家刘晓程,另一位是哈市红十字儿童医院的副院长杨迈。日本在医学上是很发达的,医疗器械的先进是不用说的,而医院的管理上也是第一流的。病室区静悄悄的,走廊一尘不染,我们悄悄推开一间病室,一片洁白映入视野:白色的墙壁、白色的窗帘、白色的病床和病床上白色的被单,病房的桌子上摆着一瓶鲜花,一名女护士正在为一个烧伤儿童喂饭。那儿童面目皆非,但眼睛却是碧蓝的。他用那碧蓝的眼睛好奇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又埋头吃饭。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只想生病了。在这所医院,我还见到了另外一双打量我的眼睛,那是一个面色苍黄、年轻而瘦弱的青年医生,他见到我之后低声地问:“你是从中国来的?”我点点头。“你是中国人?”我问他。“是的,我是从内蒙古来的。”“来几年了?”“两年。”“想家吗?”我知道自己问了最愚蠢的问题。他神色黯然地垂下头,什么也没说,我们走出医院时他默默地跟在后面,一声不吭,目光盈满疲惫,我朝他摆摆手,他就站住了,不再送。
  没有雪的札幌让人黯然神伤,所以参观札幌啤酒厂时就想一醉方休。
  札幌啤酒厂历史悠久。在札幌有一个大啤酒园,佐以烤羊肉,是当地人款待嘉宾的上好吃食了。
  我们一行人只是蜻蜓点水地沾了点啤酒,另外的参观还跟在后面呢。札幌怎么就会没有雪呢?来到札幌两天了,那种等待虽不漫长,但因心切而令人焦灼。当夜参加完恳谈会,我们去领略札幌的另一特色:橡皮轮子地铁。这种轮子的车噪音小而稳,乘上去的确有不同寻常的感觉。之后我们又逛了札幌地铁商业街,回到旅馆天已经分外黑了。
  洗过澡,沏了杯绿茶,想想第二天就要离开札幌了,心中觉得有什么东西割舍不下。是什么呢?我又一次站在窗前,想起了北海道的民歌,想起了川端康成的《雪国》,思绪漫无边际,一片苍茫。我几乎是为了北海道的大雪而绝望了。
  惆怅地进入梦乡。也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突然风雨大作,我起身来到窗前,窗外的景色是模糊的,风雨把一切都搞得混浊了。白日里情态优雅的札幌不见了,此时它变成了一头罹难的狮子,狂啸着。我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如此愤怒。我将窗子关严,熄了灯,回到床上。我睡着了,在雨雪纷飞的夜晚睡眠竟是如此沉静。清晨六时左右,我醒来了,觉得周围出奇地静,没有任何声音,天色还不够明亮,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心下一惊,忙赤脚来到窗前:雪!北海道的雪!
  它确切是什么时候下的我无从确证。但从地上积雪的厚度来看至少是下了三四个小时了。雪仍然下着,无边无际。想不到昨夜札幌那种类似孕妇临产的呻吟,竟分娩出了遍地的白雪,真是不可思议。
  我的眼睛潮湿了,是为上帝的无所不能还是为了一片诚心祈祷而来的好消息,抑或是漫天飞舞的大雪让我忆起遥远的家乡,我难以判断,也无须判断。
  北海道的雪是温柔的。雪片很大,轻盈,依赖性很强。它们落在哪里就停在了哪里。札幌市被推向一个童话,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物在平日看上去个个凤毛麟角,相互之间呈现着争奇斗胜的势态,但大雪对它们温存地抚摸之后,它们都显出同样的优雅情态了。大地仿佛上升了,建筑物仿佛下降了。这种相对沉沦使和平之气悠然升起。
  妇女们换上了稍厚一些的裙子。日本妇女是酷爱裙子的,她们撑着伞穿着裙子在白雪覆盖的大街上行走着,她们的裙子旋转着,裙幅拖着白雪,多少世纪以来女人就是这么行走着。
  我们在飞雪中离开札幌。旅游车开得很慢。被大雪包围的札幌渐渐地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消失得那么快,像一条鱼掠过海面那样快。而前方,仍然是蹁跹起舞的大雪。
  
  高考语文病句六大难题突破训练参考答案
  1.B【解析】A.“后无来者”与“后人也多望尘莫及”自相矛盾。C.“失踪儿童父母的寻找”有歧义。D.句式杂糅。“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与“这两种参保途径”杂糅。
  2.A【解析】B.不合逻辑。“干家务活”不能与“买菜”“煮饭”等并列。C.赘余。“堪称”本就有“可以称为”的意思。D.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导致”。
  3.D【解析】A.“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再加上“忘”,语意搞反了。B.句式杂糅,“出席”与“在……上”,两者糅合成为病句。C.搭配不当,“廓清……道德准则”。
  4.C【解析】A项中“看到”“国歌响起”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国歌”前加“听到”。B项不合逻辑,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了前面的内容。D项中的“会不会”应改为“会”。
  5.B【解析】A.句式杂糅,可删去“原因”或“由……所致”。C.语序不当,应为“就因为女儿不仅”。D.成分残缺,“走高”后加“的态势”。
  6.C【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养成”与“精神”不搭配。B.将“之所在”去掉。D.“日前”指过去的一段时间,与“将”矛盾,“向”改为“为”。
  7.B【解析】A.语序不当,应把“用不起”放在“还不起”之后。C.歧义,“100多个”。D.杂糅,去掉“是分不开的”。
  8.D【解析】A项重复赘余,“避免”有“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之意,与“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重复赘余,可删掉“不”。B项语序不当,把“相互”放在“公款”之后。C项因成分残缺,而导致语意完全变化,应在“成为”后加“解决”。
  9.B【解析】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与……分不开的”二者应删去其一。C项主语残缺,应删去“在……上”。D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坚决反对禁止”中“反对”和“禁止”保留其一。
  10.D【解析】A.句式杂糅,“抓住”和“以……为”混杂在一起。B.两面对一面,删去“保证”。C.逻辑错误,“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不能推导出“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的结论。
  11.A【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后面否认的到底是哪种情况不清楚。C项成分赘余,“由衷”就有“打心眼里”的意思。D项“余秋雨”与获得“‘全亚洲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称号”搭配不当。
  12.C【解析】A.两面对一面,前后照应不周。B.成分残缺,缺介词,在“掌握”前加“把”。D.表意不明,“这种认识”指代不清。
  13.D【解析】A项“当务之急”与“现在”重复。B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应为“防止出现……现象”或“防止……现象出现”。C项“价值观念的提高”搭配不当。
  14.C【解析】A项“走出”后缺少宾语“的困境”。B项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D项几个项目互相交叉,属逻辑混乱。
  15.B【解析】A项语序不当,前半句顺序应改为“如果不在制度研究上发力,不从纸面进入操作层面,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C项句式杂糅。D项搭配不当,应为“市场的价格变化和政府的价格政策调控增加了企业成本支出”;“有利于”和“需要”也不搭配。
  16.D【解析】A项搭配不当,“和”应改成“还是”。B项成分残缺,“谈”后缺宾语的中心语“事宜”或“问题”,“建立”后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关系”。C项不合逻辑,“晋级”的应是“广东队”。
  17.B【解析】A项前面说“是否”,后面只说一种情况,应在“美国”前加“能否”。C项第二个“人们”多余;“时令果品”与“献祭”“享用”搭配不当。D项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残缺,表意不清。
  18.D【解析】A.两处错误,成分赘余,“从开工不到8个月”去掉“从”;语序错误,应把“我省交通部门”移到“继”之前,去“之”并在“奇迹”前加“的”,与下句连贯。B.成分残缺,“融合……的设计(理念)”。C.搭配不当,“产品”不能“反弹”。

北海道大雪
目录

  •  / 李娜
  •  / 姜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