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刘璠传
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1)。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会宜丰侯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即请为其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属(2)侯景度江,梁室大乱,循以璠有才略,甚亲委(3)之。
及武陵王萧纪称制于蜀,以璠为中书侍郎,屡遣召璠(4),使者八反,乃至蜀。璠苦求还。中记室韦登私曰:“足下不留,将致(5)大祸。脱使盗遮于葭萌(6),则卿殆矣。孰若共构大厦(7),使身名俱美哉。”璠正色曰:“我与府侯分义已定,岂以宠辱夷险,易其心乎?丈夫立志,当死生以之耳。殿下方布大义于天下,终不逞志于一人(9)。”纪知必不为已用,乃厚其赠而遣(10)之。临别,纪又解其佩刀赠璠曰:“想见物思人。”璠对曰:“敢不奉扬威灵,克剪奸宄(11)。”纪于是遣使就拜循为益州刺史,封随郡王,以璠为循府长史,加蜀郡太守。
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城,遂降于武。太祖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刘璠死也。”故武先令璠赴阙(12)。璠至,太祖见之如旧。谓仆射申徽曰:“刘璠佳士,古人何以过之。”徽曰:“昔晋主灭吴,利在二陆(13)。明公今平梁汉,得一刘璠也。”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唯令全璠一家而已。璠乃请之于朝,太祖怒而不许。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柳仲礼侍侧曰:“此烈士(14)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遂许之。城竟获全,璠之力也。
太祖既纳(15)萧循之降,又许其反国。循至长安累月,未之遣也(16)。璠因侍宴,曰:“齐桓存三亡国,晋文不失信于伐原。”语未终,太祖抚掌曰:“我解尔意,欲激(17)我耳。”于是即命遣循。
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18),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羌人降附者五百余家。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19),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20)诣璠讼理(21)。蔡公广时镇陇右,嘉璠善政。及迁镇陕州,欲取璠自随,羌人乐从者七百人。闻者莫不叹异。陈公纯镇陇右,引为总管府司录,甚礼敬之(22)。天和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周书·刘璠传》)
【注释】 (1)居丧合礼:守孝的行为合乎礼俗。(2)属:正值。(3)亲委:信任倚重。(4)屡遣召璠:派遣使者召刘璠入蜀。(5)致:招致。(6)脱使盗遮于葭萌:脱,假如;遮,设伏打劫。(7)共构大厦:共同经营国家。(8)分义已定:缘份情义已经注定。(9)终不逞志于一人:终不会对我一个人忌恨而逞志吧。(10)遣:打发。(11)克剪奸宄:消灭奸邪小人。(12)赴阙:阙,皇宫门前的望楼。(13)二陆:西晋名士,陆机、陆云。(14)烈士:奇特之士。(15)纳:接受,接纳。(16)未之遣也:没有被放行。(17)激:鼓励。(18)在职清白简亮:为官清廉,人格高尚。(19)致赀产:获取钱财。(20)越境:越过边境。(21)讼理:评理。(22)甚礼敬之:对他非常有礼节。
【赏析】作者选取传主典型的生活片断,主要表现刘璠三个特征:一是“忠”,萧循最早赏识并重用刘璠,萧循出任北徐州刺史后,即请刘璠担任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萧循认为刘璠的雄才大略,对他极为器重,因此,刘璠也对萧循表现出极度的忠诚。二是“能”,在描写刘璠的才能时,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太祖称“刘璠佳士,古人何以过之”,仆射申徽刘璠与陆机、陆云相提并论,这些笔墨从侧面表现了刘璠的佳士之风;在因不合流俗被降职同和太守后,任职时间不到一年,羌族人来归顺的就有五百余家,从正面表现刘璠善于安抚管理民众的政治才能。三是“廉”,刘璠为官清廉,不同于同和郡前后郡守的投机经营获取钱财,公私财物秋毫无取;他人格高尚深得百姓拥护,以至很多人愿意跟随他迁往别处生活。
【读后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遣召璠,使者八反 遣:派遣
B.足下不留,将致大祸 致:招致
C.太祖素闻其名 素:平素
D.食麦衣皮,始终不改 衣:衣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循以璠有才略 ②以璠为中书侍郎 B.①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 ②请为其轻车府主簿
C.①武陵王纪称制于蜀 ②脱使盗遮于葭萌 D.①甚亲委之 ②甚礼敬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循以璠有才略 ②以乱易整,不武
B.①萧循出为北徐州刺史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沛公军
C.①武陵王纪称制于蜀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①甚亲委之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全都表明刘璠“忠心”的一组是: ①璠苦求还 ②璠不得入城,遂降于武 ③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④岂以宠辱夷险,易其心乎⑤唯璠秋毫无所取⑥齐桓存三亡国,晋文不失信于伐原。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璠少年慷慨,喜好追求功名,立志在边疆建立军功。后来,宜丰侯萧循出任北徐州刺史,就请刘璠担任车府主簿,兼任记室参军。
B.刘璠在武陵王萧纪先后派遣八位使者传令要他就任中书侍郎的情况下,才答应入蜀,但是,由于他对于萧循的忠诚,到蜀后,他向中记室韦登苦苦请求回还。
C.刘璠为官清廉,不同于同和郡前后郡守的投机经营获取钱财,公私财物秋毫无取;他人格高尚深得百姓拥护,以至很多人愿意跟随他迁往别处生活。
D.刘璠善于安抚管理民众,尊重当地风俗,在因不合流俗被降职同和太守后,任职时间不到一年,羌族人来归顺的就有五百余家。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①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
答: 。
②及迁镇陕州,欲取璠自随,羌人乐从者七百人。
答: 。
7.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余家。
【参考答案】
1.D(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穿”)
2.A①动词,认为;②介词,让。B①②都是动词,担任。C①②都是介词,在。D①②都是代词,指刘璠)
3.A①动词,认为;②介词,拿B①动词,担任;②介词,替、给C①②都是介词,在D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4.(②被迫投降 ③为民请命⑤为官廉洁)
5.(B请求的对象应该是“武陵王萧纪”)
6.①当时南郑敌人尚拒不投降坚守城池,没有攻克,达奚武请求下令屠杀,太祖准备答应他的请求。(得分要点:守,坚守城池;屠,屠杀;许,答应)②等到调任为陕州守将时,想带着刘璠一同前往,羌人乐意跟随的七百多人。(得分要点:迁,调任;取,带着;从:跟随)
7.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余家。
作者单位:河南太康第一高级中学(4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