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再到社会交往,都需要沟通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都需要运用语文,也都可以从中学习语文,语文学习就包含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两个方面。“课内”指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课前预习、上课及课后的复习和作业;“课外”则指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的语文学习和活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各有其作用,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整体,只有密切配合,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相配合,取长补短,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完整功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体现了大纲的精神。要落实好课内外语文学习的配合,就要辨清两者的关系:
一、课内外语文学习相辅相成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它的优点在于: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有统一的内容和评估标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扎实;教学的组织性、计划性强,还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缺点是:不能充分因材施教,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拓展学习空间等。而课外学习就能够创造自由、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实践、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内容又可以打破课堂单调、内容固定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而只有把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才能使语文教学收到更大的成效。
二、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语文课外学习
正确处理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关系。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进行课外语文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课内指导。课内给学生以严格的规范,奠定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授以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课外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延伸补充课堂所学知识,予以扎实的训练。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课外学习的指导作用,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协同运作,“课内开花,课外结果”;摄取于课外,营养于课内,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都会成为一种孤立的封闭的存在状态。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语文学习就像一只鸟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就像它的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折断了,飞不起来的将是整个鸟儿,而不仅仅是另一个翅膀,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如果孤立狭隘地只把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只仅仅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而置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于不顾,语文教学质量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提高的。课外活动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以下几类:
1.以丰富知识为主
语文课外活动,大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1)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道德情操、巩固课内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配合课内教学的课外阅读。②配合社会教育的课外阅读。③拓展知识的课外阅读。④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大量的获取多方面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与创造精神。但要注意一点,不应放任学生的课外阅读。(2)收听收视。听广播,看电视,电脑上网等也是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的一种重要手段。今年来,现代化的信息传递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及时、快捷、内容丰富、广泛,学生可从中获得最新的、最重要的知识。但是,这类媒体传播的信息良莠混杂,必须选择试听内容,特别是电脑上网,一定要排除那些不良内容的诱惑。(3)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如诗歌创作讲座、文艺欣赏讲座等等。讲座的知识比较集中,能在短时间内学到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专题讲座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请专家讲,还可以由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讲。
2.以训练技能为主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要靠反复历练才能形成。语文课外活动包括了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有关的一切活动,为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语文课外活动的语文技能训练,一是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应需性训练;同时,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语文训练的活动。
3.以开展智力为主的
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和想象力,特别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智力。
4.以综合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也是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游览观光,到社会上作宣传、搞演出、推广普通话、消灭错别字、举办夏令营等,都是社会实践内容。这类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活化书本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文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主人翁意识。
学生在课外语文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学到更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受到更多的文化精神的感染和陶冶;可以了解更多的民族英雄,重节气尚操守的贤士,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可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许多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的美好心灵和感人事迹,感受时代气息。这些,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都起着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走出课堂教学与书本的象牙塔,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正确定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课内指导课外,课外发展课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初级中学(22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