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说明文单元,想起往常教说明文时昏昏欲睡的学生,一潭死水的课堂,心情就不禁沉重起来。我们常把说明文的教学归为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学生渐渐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想到这点,我决定另辟蹊径。
一、以新激趣,课堂灵动
课堂开始,我对同学们说:“松树金龟子究竟是怎样的小动物呢?让我们首先走近它,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为松树金龟子完成档案表。”
同时,我把全班分成了六组,让他们小组之间竞赛,并提出进一步要求。介绍金龟子时,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我是一只,我想向大家介绍我的。
这时,一改往日的沉默,教室气氛渐渐活跃起来。第一组的黄苏雯走上讲台,大方地说:“大家好!我是一只雌性松树金龟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外形特征,我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上面还点缀一些白色斑点,同伴都称我美人儿。”(全班大笑)看着她从容的神态,我心里暗想:开了个不错的头。随即表扬她说:“不错,抓住了一些特征,还加上了自己的创造力。不过,你是一个会变的金龟子吗?一会儿黑色一会儿棕色?”她立刻意识到了,笑着说:“我身披棕色外套。”
其它小组也推选代表陆续走上讲台。第二组的杨好好说:“我是一只雌性金龟子,我长得朴素而又典雅,我触角的末端有六根流苏,而且又窄又短。”第三组的施佳成说:“我是一只雄性金龟子,我身披黑色外套,我有七条流苏,每当我开心时,我的流苏会像扇面般展开。可是有人来惹我时,我就会合拢我的流苏。”听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心头慢慢地就轻松起来。
可前面几组还是停留在金龟子的外形特征上。这时,第四组的吴静怡说:“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金龟子的生活习性。我常常在夏至露面,这时白天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了金黄色。如同报春花是春的使者,我便是夏的使者。”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我请成礼喆来评价一下吴静怡的答案,他说“她富有想象力,采用类比,抓住了金龟子生活习性。”
随后同学们陆续介绍了金龟子的歌唱、死亡、繁衍,每个人都落落大方。可金龟子的婚恋生活没有一个人介绍,不过他们面含微笑,窃窃私语又暗示我他们知道,我走下讲台,问:“金龟子的习性都讲完了吗?还有没有其它呢?”这时,旁边的小男生赵彬轻声说:“金龟子求爱。”我笑着说:“你知道怎么不讲呢?”他红着脸,摸着耳朵说;“我不好意思。”我用手挽起他的手,说:“没事,我们赵彬有些难为情,大家给点掌声好不好?”雷鸣般地掌声响起。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这话一点不错,我打破常规,采用建档方式,用第一人称介绍金龟子,富有情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金龟子有了具体的了解。
二、揣摩意蕴,感悟诗意
课在继续。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这篇科学小品文,还需了解作者、作品。课前,我曾请同学搜集相关资料。这时,请他们交流正是恰到好处之时。
徐一凡说:“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做过中学教师,通过自学,取得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撰写《昆虫记》,达尔文称赞他为‘难以效仿的科学家。’”
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法国学术界和文学界还曾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李星雨说。又有几位同学补充了一些资料。
根据同学们的介绍,我总结了两点:作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作者在观察,也带领读者在观察;作品又带有诗的特质,具有文学性,富有韵味,给人以美感。接着请同学们读课文,揣摩文章的科学性,感悟文章的文学性。小组内部先交流,再把集体的智慧呈现给大家。
教室立刻就安静起来,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潜心思索。两三分钟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起来,惟恐自己组比别的组差。
陈亚琪一组说:“为了科学说明金龟子的状态,作者选用了一些动词。如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这里作者用‘啃’,写出金龟子一点点往下咬,说明金龟子嘴小,松针对金龟子而言大而坚硬,更说明金龟子不贪得无厌,它成不了灾。‘钩’字写出了它的悠闲。从这一句话,也可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致。”让我欣喜的是同学们能发挥想象,揣摩到了文章的意蕴。
王泽人一组说:“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作者用了‘仪表堂堂’、‘朴素、高雅’等形容人容貌的词来写金龟子,可见作者的喜爱之情。”陈杰一组说:“很显然,它们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作对。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出法布尔是多么热爱昆虫,他起早贪黑、牺牲休息时间在观察。在他的眼中,金龟子如同人一样会大献殷勤。语言幽默而又风趣。”……每一小组都争先恐后,每一个人都跃跃欲试。
看着同学们那么言语凿凿,我由衷赞叹道:“你们能跟着法布尔一起观察,感受他对科学全身心热爱,感悟到诗意的语言,你们学会了思想。”
三、以文传情,言在其中
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在法布尔的笔端流淌的是对生命的欣赏和尊重,文中处处体现作者对小动物的人文关怀。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的发现源于难以效仿的观察,但诗样的语言源于作者内心的热爱。在介绍作者时,曾有同学说法布尔是“一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我决定再次打破一般说明文的教法,以作品所具有的人文性作为本堂课的一个重点,以文传情,感受法布尔的心中那充满着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我对同学们说:“我们只看到为人写史,没有看到为昆虫写史的,但法布尔却被称作昆虫界的荷马,他以人性观照虫性,你能从文中找出哪里充满着人文关怀吗?”
同学们思索着,一会儿,成昕奕说:“雌虫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脱出来。‘抑郁’这个词本形容人的情感,作者用这个词来告诉我们金龟子也有情感。”真是精彩!
课还在继续,同学在交流。这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结尾要写‘别去打扰它’呢?”这也正是我准备要问的,我随即把它抛给了同学们。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虽然她吃松针,但成不了灾;有的说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天幕上的漂亮手饰;有人说因为它弱小;有人说因为作者喜爱……
“对于想松树金龟子一样的小生命,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我问同学们。
“保护弱小,并不是显示强大,喜爱它,并不是一定要占有它。”
“喜爱它,就要认可它的生活习性。尊重它。就要还给它自由生活的空间。”
学生认真地回答着……
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我用为小松鼠建档的方式拉开了本堂课的序幕,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索,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达尔文等人对法布尔的评论为切入口,欣赏品味文章所蕴含的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因此课堂中充满了浓烈的语文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