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759

[ 朱沛强 文选 ]   

学生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

◇ 朱沛强

   成就感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当人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并且取得到了预想的结果,实现了自我价值并且得到认可而产生的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可以说,成就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黑格尔曾经举出过这样一个例子描述成就感:一个小男孩用石子向湖面上抛去,以惊奇的神色去观察水面上的圈圈,他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制作的作品。这个作品的产生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获得成就感的过程。成就感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转移到学习上来,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学生成就感培养的关键因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主要表现在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会更浓烈,更主动地去学习探讨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目标的确定
   只有制定了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一目标时,学生才会有成就感,然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标通常都不是自己制定的,完成目标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成就感。当教师制定的目标与学生自己的目标不相符时,学生就没有努力完成这种目标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制定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说不一定合理,当目标设置的太高时,学生无法完成目标,反而有一种挫败感;而当目标设置的太容易时,又不能使学生感觉到其中的难度而缺乏产生解决困难的积极性,所以,目标的确定对成就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2.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
   学生是学习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将教师对于教材课文的理解记下来,渐渐地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具有灵活性的学科,对于同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感悟,应该尊重每个人对文章的独特见解,这样,语文的教学才能伴随着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3.学习团队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包容、安全、信任的学习团队,能够提供有力的后盾,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积极而愉快的学习。当学习中的失败得到团队的帮助,或成功得到整个团队的分享时,学习的成就感会很容易得到体验,同时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成就感的获得会变得更加容易。反之,如果在团队中充满讽刺、挖苦和不信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那么成就感的获得也会变得更难。
   二、成就感培养的策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科,如何想在语文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目标的确立
   目标是影响学生成就感的一个关键因素,确立正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第一步。对此,我们在鼓励学生制定长远目标的同时,要将目标细化,以便于实现。例如,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可以让学生制定每学期的阅读计划,并将这个目标细化到每周应该做的任务。因为制定了小目标,努力完成这些小目标就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得到愉快的体验之后定会继续阅读,实现最终目标,让学生的阅读水平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2.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对学生能否坚持不懈地学习至关重要,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成就感培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每获得一次成就感的体验时,对语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相反,如果学生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必定会坚持不懈的学习,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会大大增强其成就感的体验,如何把握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此,首先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例如,学习《红楼梦》的节选课文时,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读过整本书,对整个故事了解不够,学习趣味不是很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出一堂课专门组织一场包括猜灯谜、背《红楼梦》中的诗词、讲述《红楼梦》中人物的关系和性格等问题的趣味问答比赛。其次是要把握好课堂提问。例如,讲授课文《敬畏自然》时,可以问学生对自然有哪些了解,以往学过或者看到过什么古诗词和散文是对自然进行描写的,很多自然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去,当自己的想法与人分享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再次是要将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中对父爱的描写,可以与三毛的《背影》相结合,共同学习体会。
   3.提供适度创新的学习任务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如果以知识点为主线面面俱到,不只是教学时间不允许,学生的耐心也不允许,因此,适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新的学习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完成新任务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如《口技》一文的学习,为了让学生从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播放《洛桑学艺》中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然后让班里有这方面才能的同学给大家表演一段口技,鼓励其他同学挖掘这方面的潜能。
   4.营造竞争性学习氛围
   成就感的培养离不开外界对学生的肯定与激励。如果学生能在竞争的氛围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肯定能获得成就感。成就感的每一次产生都是对自我的又一次肯定,长期对自己肯定就会使学生自信心大增。为了营造竞争性的学习氛围,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每个小组中,各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竞争,适当设置一些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比如,在班里设置优秀作文排行榜,张贴每个小组中最优秀的作文,这样,为了让自己的作文上榜,学生就会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写作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三、小结
   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在教学中搭建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将更多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注意对学生成就感的培养要全面,不能有失偏颇,让全部的学生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去学习。当然,也不能因为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不进行批评教育,要注意培养成就感的度,不能背离成就感培养的初衷。总之,学生成就感的培养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因此,方法不能单一、刻板,应该综合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同时注意对象的变化和时机选择。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育才学校(510800)

学生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