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200

  

鲁迅的眼睛——冷漠

◇ 摩 罗

  鲁迅用他的笔告诉我们,入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
  鲁迅用这张照片告诉我们。人活到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的时候,就会与人间不辞而别。
  一个作家如果不为人类的美德所感动他就成不了作家。一个作家如果不为人类的罪性感到震撼与失望他就成不了有深度的作家。一个作家如果不为人类的永恒苦难悲悯而忧伤他就成不了伟大作家。
  鲁迅从一开始就是一位有深度的作家。他从少不更事起就被人类的罪性深深伤害,终其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罪性艰苦搏斗。最深的伤害常常导致最大的厌倦和冷漠。鲁迅说他常常感到自己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句话有时候需要反过来说:他常常并非住在人间。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
  他既是一个影,也是一个游魂。既是“游魂”,有时候似乎住在人间,有时候一定要游到人间之外、甚至天堂和地狱之外的。
  照片上的这个鲁迅,不但游到了人间之外,甚至游到了“存在”之外。
  一个作家如果从来没有到人间之外去游历过居住过,他如何能够审视人间的罪性呢?
  一个作家如果从来没有到存在之外去游历过居住过,他如何能够洞穿存在的真相呢?
  一个作家如果到人间之外去游历过居住过,他怎么会自陷于人间的得失,而不为人间的生老病死生起悲悯心呢?
  一个作家如果到存在之外去游历过居住过,他怎么会自囚于云烟一般虚幻的荣华富贵,而不为生命的温热献上一丝感伤的微笑呢?
  当鲁迅回到人间、回到存在之中时,他点着一支香烟,在一群年轻木刻家的簇拥下静静地微笑,那是他存在于人间照片上的唯一微笑。
  游历在存在之外的人是寒冷的。在我的心里,对于这个被绝望驱赶到存在之外的人总是怀着一丝温热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