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然而至,暖暖的阳光斜射进教室,感觉十分惬意。
学生稚嫩的笔尖,倾泻着心中的愉悦,“沙沙沙,沙沙沙……”我静静地站在教室窗边,沐浴着暖阳,享受着静谧,环视着教室四周,美观整洁的文化展牌张扬着学生的风采,井然有序的图书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孩子们专注习作的小脸流淌着无邪的天真。一切都那么舒服!可心里总感觉缺少点什么?目光落在窗台,豁然,原来是缺少春天的绿意,缺少春天的勃勃生机。
放学之际,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孩子们:教室是我们的家,如果再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教室会更加温馨和漂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高呼举手赞成;有的点头说早有此意;有的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搬来自己种植的花儿。教室的窗台渐渐地热闹起来了:紫盈盈的报春花、活力四射的吊兰、含苞待放的玻璃海棠、娇小别致的栀子、亭亭玉立的吉祥草……我也不甘落后,自掏腰包买来了绿意浓浓的铜钱草,灿烂盛开的菊叶牡丹,婀娜多姿的红杜鹃,和孩子们的花草一起闹春。满眼的绿意,在教室里摇曳,也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田,幸福溢满小小的脸蛋!清幽的花草,带来恬淡,慢慢退去了一身的浮燥……
课间,孩子们谈花、护花;课下,我小心育花、侍花;课余,路过的教师赏花、品花,多么幸福啊……
又一堂作文课,指导完后,孩子们如往常一样埋头专心写作。我窃喜,这静静的一时,我又可小立片刻,偷偷地欣赏一下这铺满窗台的鲜花啦!红花、翠叶,一片绿意萌动,生机盎然。换换这盆的位置,擦擦那盆的绿叶,浇浇略干的花土,闻闻小花的香气,喜波荡于心,驱走了我一天的疲劳!
转眼望望学生,顿悟,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不正是一朵朵等待绽放的花朵吗?那每一朵小花,都渴望阳光的照耀,渴望融入整个花园,渴望有人欣赏她!
这时,小迪扬起了小脸,恰巧和我对视,笑了!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到了从前……
小迪是我班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平日积累下许多的小毛病:个人卫生马马虎虎,课上听讲状态不积极,家庭作业时好时坏,或忘在家里,或借口不做。每次苦口婆心地说教之后,只维持几天,就会依旧如故。反反复复,恶性循环,妈妈见她头疼无奈,我也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想要放弃。然而,在那次班级搞卫生时,我让学生捐献几块抹布备用。当小迪把抹布放到我面前时,我惊呆了!那是一块雪白的,几乎没用过的纯棉毛巾。我问小迪:“这是家里用过的抹布吗?”小迪说:“是的,妈妈擦柜子的,让我拿来给班里用!”我顺势拿起抹布,对孩子们说:“你们看,小迪家的抹布多干净!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小迪的妈妈是个非常爱干净的女主人!”孩子们向小迪投去了羡慕的目光,我发现,此时小迪眼里流露出久违的兴奋与骄傲。放学后,我趁热打铁,和小迪聊起了她的妈妈,并鼓励她要向妈妈学习。一个月下来,小迪变了,作业本上的字迹不再歪歪扭扭了;纸张不再褶褶皱皱了;衣服也不再脏兮兮了。课上的她,身子坐直了,小手举高了,声音洪亮了。小迪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季节,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小迪,在欣赏与鼓励下,成长了。其实,一个教师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将影响并决定着教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如果我们一味地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学生,只会看到他的缺点,而看不到他的优点,甚至他身上的优点,也会总被我们进行错误的归因,用苛刻的眼光来对待。长此以往,被歧视的学生可能就会走进灰暗的世界里。我们要明白,并不是每一朵鲜花都在春天里开放,他们有可能是夏天的荷,秋天的菊,冬天的梅!每一朵花都会选择有人欣赏的不同季节释放自己芬芳。个性迥异的学生不也正像这些花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认为,作为教师,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如果它的枝干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多问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样?”我们要放松自己的心态,多一些宽容,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自信;多一些耐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爱心,陪伴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欣赏是理解、是尊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陪伴每一个孩子精彩绽放!
张辉丽,教师,现居河北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