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3课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是难得的佳作,可以堪称现代抒情诗的典范。诗歌集中体现了艾青对他的母亲——大堰河的最诚挚的赞美之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篇课文的有关诗节,反复诵读整首诗,以便很好地体味、把握作者这种对母亲的拳拳之情。
作为高三的复习课,笔者复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又有了新的感觉,不才写下来,谨请同行给予批评斧正。
窃以为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篇典范的回忆性的散文去讲,去指导学生写回忆性的散文。
其步骤如下:
一.简单的介绍回忆的对象。
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他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二.回忆的触发点(什么引发了你的回忆)。
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来了你:……
三.从总体上去写回忆的对象。
诗的第4 节,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注意,可以学习作者用简单的细节去描写。
四.离开了回忆对象后写回忆对象。
这一步是文章的重点,应具体去写。先通过细节描写去突出回忆对象的性格特征、品质特征,然后写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对回忆对象的赞美、怀念之情。
如:诗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离开了回忆对象);“她含着笑,洗着……提着……切着……”(详细地写回忆对象的品质特征、性格特征);“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抒发对回忆对象怀念、赞美之情)。
五.升华文章。
把所写的对象扩大、推广,升华文章中心。
如: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这里的大堰河已是所有的勤劳、善良的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了。
就这样,一篇回忆性的散文的框架,我们就可以扎起来了。我们不妨运用这五个步骤写一下回忆性的散文。
笔者的下水作文:
老师,我想你
老师,您好吗?
今晚,我又来到那悠长悠长的街头小巷,来到您的房前,来到您的窗外,可窗下没有我那记忆中的熟悉的身影。老师,我们知道你轻轻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惆怅。
(回忆的触发点)
老师,您用您那渊博的知识教导着我们;您用您那深邃的思想引导着我们;您用您的音容笑貌感染着我们。当我们懈怠、失落的时候,您用您的叮咛使我们重新振作、奋发;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您用您那坚毅的目光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老师,离开您的日子我们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不知东西南北。老师呀,我们真的再想回到您的身边。
(从总体上去写回忆的对象)
老师,还记得吗?那天的我由于冲动和同学动起了手,您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我怒气冲冲的,非常地不服气。您好像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您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您那宽大的手掌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转身离开了,留下了孤零零的我站在那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您又来到了我的身边,仍旧是轻轻地拍了拍我,之后轻轻地对我说:“想明白了吗?”我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老师呀,你就是用你的温柔彻底击垮了我,使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无知。
老师,还记得吗?那次我因为生病住院耽误了课,您认真地对我说:“以后每天下午放学后来我家,我给你好好地补补课。”当我第一次来到您在街头小巷里的家的时候,您微笑着给我倒水,给我搬凳子,让我坐在您的旁边先喝点水。您就是这样消除了我紧张的情绪,使我平静了下来。之后,您耐心地给我补着课,是那样的不厌其烦。就这样我熟悉了那悠长悠长的街头小巷,熟悉了窗下您那熟悉的身影。
(离开了回忆对象写回忆对象)
老师,我感谢您,感谢您的教导,您的帮助。老师,我们也都能理解南去深圳的您,所以,老师,我们真诚的祝福您,祝您一路走好。
老师,我想您了,我们真的想您了!
(升华文章)
乔正明,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