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评价
教材
考试
视听
阅读
写作
教研
名师谱
入驻
语文PLUS
dqiao收藏:17人
我要收藏
在读:15423人 编辑:
编辑合辑
补全文档
开始阅读
/ dqiao 文章目录
我跟学生读“红楼”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12期
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5期
成语中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例谈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5期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6期
卜辞中以口、目为偏旁的汉字分析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6期
《记承天寺夜游》意蕴分析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7期
从戏剧技巧看《威尼斯商人》的主题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8期
《长江三峡》比喻手法的妙用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8期
阮籍《咏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9期
探究活动与科学教学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8期
《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伦理蕴涵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11期
多重文化视野下的王锦第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11期
《项脊轩志》品析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11期
《荷塘月色》主题探微
/ 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12期
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1期
“我有一个梦想”专题学习建议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第2期
“一体双翼”:《唐诗宋词选读》对话生成的教学策略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1期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谈二十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学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1期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3期
教育要有博大的胸襟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5期
人生至理乃常理 读书明理或可疑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5期
读《伊索寓言》
/ -
写点有永恒价值的文章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2期
借助《离骚》解读《渔父》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2期
语文教学的反思
/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3期
123018
813/4921
|<
<<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
>|
猜你喜欢
dqiao 名片
【名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