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效事的提高与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密不可分,语文学习外延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对于语文学习的重大意义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在《祝福》的阅读教学、《我们的学校》的写作教学以及在社会及网络语言的利用和净化的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中,我进一步深化了对营造与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的意义、方法、效率的认识,更坚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环境的信念。下面笔者就此粗略地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
一、首先要营造一个自然、轻松、愉悦、和谐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
燕国材教授曾说:“建立良好教育气氛或优化学生心理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由于我们对语文学习心理环境的长期漠视,我们语文学习的心理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原本是最丰富、最精彩、最有趣的语文却成了学生最讨厌、最头疼、最厌倦的一门学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高度重视语文学习心理环境的研究、构建和优化。特别是语文课堂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和优化。
1.消除学生对语文教材文本的神秘感、距离感、敬畏感。一篇文章一旦被铅印成语文教材,学生对它就会无形中产生敬畏感,在阅读过程中心理就容易紧张、不自然、有负担,阅读的速度与效率与平时看课外书大相径庭。因此,在《祝福》的教学中,我首先从网上下载和复印《祝福》当年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原始资料,以消除学生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不正常心理。
2.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学习的内需力,良好的动机对于学习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机的形成关键在于内在的需要,要激发动机关键在激发相应的需要。语文课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需要语文。这本是非常好地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的,但我们的语文教师平时只是为教语文而教语文或为考试而教语文,课堂上学的大都是些死的知识或应试方法,学生很少能感受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语文学习的动机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首先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我就特别介绍了它在鲁迅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写作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说明文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做法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提高效果明显;其次,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真实教学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技能非常自然地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写作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当父母的导游,介绍自己的学校,然后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戚、同学、朋友,以书面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学校,并且必须寄出去;在《欣赏短信,学习写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短信写作技巧,在父亲节的郡天给父亲写一条祝福性的短信,并用手机发送给父亲。
3.讲究教学艺术,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过分程式化、模式化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痛疾,语文课总是走不出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分析、分段、归纳段意、归纳中心、写作特色分析事的窠臼,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我在《祝福》的教学中就尝试改变这种情况,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侦察祥林嫂死亡原因,审判“犯罪嫌疑人”及课本剧的自编自演。这两个活动将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非常圆满。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实践证明,语言的交流与表达特别需要一个安全、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师道尊严”的传统角色,以真诚的态度,以平等的姿势对待学生,给学生以舒展性灵,畅所欲言,我口表我心,我口表我意的自由,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我以普通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审判“犯罪嫌疑人”的活动以及课本剧的表演活动,老师的参与大大缓解了学生活动的紧张感,学生在活动中更能大胆地实践和训练。
5.强化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要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还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可取之处,教师也要大张旗鼓地赞扬。学生全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会尽力地学好这门功课。例如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作文评改中,我改变了过去那种批评式的评改方法,而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对写得好的作文公开在课堂上朗读,或在教室的学习团地中张贴,或推荐到校刊上发表等等。
二、其次要创造各种语文技能训练和实践的平台,营造一个工具性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教育的意识形态化以及泛人文化背离了基础语文教育的性质和初衷,在这种环境中,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被淡化和忽略,语文成了政治课、文学课、艺术欣赏课,学生的语文能力每况愈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各种语文技能训练和实践的平台,努力营造和重塑一个工具性的、实践性的语文学习环境。
1.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全面打造语文技能训练与实践的广阔平台。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为学生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供训练、实践的平台,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语文活动课,比如:游艺式、竞赛式、表演式。
2.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创设各种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被动写”为“主动写”,“要我说”为“我要说”。语文教学天然就要和生活密切联系,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因为语文本身就一种生活的工具,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真实的语文环境,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了实践和训练的机会,同时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给予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一个“学-练-用”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在说明文《我们的学校》的写作教学中,创设了导游和写信的真实写作情境;在“欣赏短信,学习写作”的教学中,创设了在父亲节给父亲发短信的真实情境。这些做法都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再次要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
我们的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因此,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过去我们不重视语文学习的信息和资源环境的构建,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拘囿于小小的课堂和单调的教材,学生的 [##] 语文视野和空间非常狭小,其语文学习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如何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成为营造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一环。
1.教室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进行,教室语文学习环境对学生影响极大。克分利用教室黑板报,这是教室语文环境的主阵地。黑板报的栏目设计要丰富多彩,配合语文教学,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切合学生需要和兴趣。如:“每月一诗”即每周选一首短而好的诗词,供同学们阅读、欣赏、背诵,还可作为诗词小组活动材料;“每日一字”如易错的字、新学的字、文言常用词等;“每日一句”收集课内课文文章中的名言、格言、美句等;“课堂内外”,这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栏目,内容有与课文有关的名人轶事、趣文趣题、作家作品简介、学习方法指导、小知识、小幽默等。办好“阅读与欣赏”园地。黑板报上的内容都很短小,一些较长不便抄写的资料,就在教室墙壁上开辟一个专栏,容量比黑板报大得多。内容可包括教学参考资料、好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思想杂谈、史料;图片等,学生优秀作文、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办好教室口头语文学习环境。如要求全班学生和所有任课教师都努力说普通话,不说方言,并互相监督、提醒和帮助;每天利用语文课武打预备铃后的十分钟进行朗读、讲故事、演讲等口头语文活动;经常组织诗文朗读欣赏等活动。办好教室里的“图书角”,大家把书攒起来,定期交换,资源共享;还要净化、美化教室内的张贴物,在教室中展出古今名家的书法、艺术作品等。
2.校园语文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校园中的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橱窗、广播站、校刊校报等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平台,语文教师应该带头组织和建设好这个平台。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实践活动,如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消息发布会活动;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小记者兴趣小组;开设课外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普及普通话等,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学语言,用语言的浓郁氛围。
3.社会语文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文学习的信息和资源,例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服务语文学习。而且,社会语文信息资源鱼龙混杂,有正反两面性,正面的信息资源可以利用,反面的信息资源同样可以利用,例如我在“净化网络语言”的教学中,就专门收集了一些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作为反面的教学资源,效果很好。
4.信息化语文资源环境的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习的手段、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更方便、快捷地从网上查询信息、收集资料、进行知识交流,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了便利。“一张嘴、一本语文书、一根粉笔”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教育模式必将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改变,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信息反馈和教师的调控;有利于教学信息多样化显示;有利于学生进行协商讨论;有利于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有利于学生获取广泛信息;有利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因此,为学生创建一个信息化的语文学习环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首先要建设好信息化语文学习环境的硬件,如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其次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语文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再次是师生共同建设好语文知识资源库,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如果让学生每次都在其中查找资料,一来浪费时间、不得要领;二来会接触不良信息。所以学校应构建丰富多样、分门别类的资源库(包括教育软件、素材、教案、试题、课件、教育教学资料、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师综合能力、教育研究成果等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师生从校园网上就能高效获取信息资源。
四、最后要营造一个以语文教师为核心的榜样示范环境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学习上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就是最重要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一。因此,笔者在课余坚持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历练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备课中不仅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而且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设计,在教学中则利用各种机会展示自己优秀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美和语文的魅力,真正喜欢上语文。在《祝福》的教学中,我特别设计了导语和对祥林嫂的死的感言,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
同时,笔者每学期都会尽量利用一些机会请校外的一些作家、记者、电台主持人、语文刊物的编辑、语文教育专家等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到学校交流做客,与学生座谈,无形中给学生榜样示范,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大力倡导其他各科教师及学校领导,共同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尽量说标准的普通话,以免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
江西宁都师范学校 3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