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作品是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明代时期的文学就有不少以休闲体育为题材或情节的作品,休闲体育是明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我们了解明代时期“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人们的参与状况等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体育文学 明代 诗词
明代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的繁荣,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生活质量提高,为达到放松和娱乐目的,户外活动开始勃发,休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是人依木而息之意,“闲”则指安静无所事事,故而人们参与以休养、娱乐为目的体育活动则可以看作是休闲体育……马球、蹴鞠、棋弈、旅游、养生等“休闲体育”在明代十分流行,缤纷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为当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一、文学作品明代休闲体育的创作背景剖析
文学中的明代时期休闲体育是在当时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经济上,明代时期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给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民众追求享乐和奢靡。为明代时期各种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社会土壤;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为休闲体育之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没有宽裕的经济实力,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民众就不可能谈及休闲消遣。明代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品经济在明代沿海及大都市中渐趋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市镇经济发展,工商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商店可随处设置。交通便利的埠头、桥畔、寺观等处亦成为商业活动的场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夜市,市镇商品琳琅满目,商贾云集。经济发展了,意识形态也必然相应产生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代时期社会价值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喝享乐在当时社会广为流行。
除了商品经济的影响外,明代休闲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还有其思想基础。从学术思想角度看,宋明理学成为当时社会的统治思想。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后代理学家对周推崇备至,尊为“道学宗主”。周敦颐在山水风月中寻乐,因为山水中他可远离尘氛,与“静”结缘,避开名利之心,弃欲以求无欲。所以宋明理学倡导“去人欲”以求“无欲”,主“静”窒欲,提倡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经专门辟出一节来谈宋明理学“寻求快乐”的思想,认为其中充满浪漫主义成分。他们不仅在名教中寻求乐地,也拥有一个超越万物区别的“风流”之心。宋明理学还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人如果要实现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就要追求圣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超越贫贱与富贵,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或有人所不堪的贫贱,或有唾手可得的富贵,但身心不能失衡。明代正德年间,理学得到发展,出现了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虽然在本质上为封建统治服务,但王派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鲜明地肯定人类生存中物质需求的合理性,它揉合了儒、佛、道思想的精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二、文学中的明代时期休闲体育——以马球和蹴鞠为例分析
中国古代休闲体育文化十分发达,管窥众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休闲体育活动在明代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气候、一种风尚,深刻体现了当时的市井风情,也彰显了明代厚重的时代特色。
马球是古代人骑在马背上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人骑在马上打球,对于马匹和骑手都是相当大的考验与挑战。它既要求马匹反应灵敏,又需要骑马人马上功夫娴熟,人马默契配合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关键。马球在明代时期长盛不衰,明成祖朱棣曾多次兴致勃勃观赏击球。皇帝观赏击球比赛,还诏令文武官员前往陪同观看。文人们能够陪同皇帝看球,当然是三生有幸,无比荣耀,于是纷纷赋诗撰文描述击球活动的场景以作纪念。这些栩栩如生的诗句,我们至今仍能与古人分享那赛场上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人马配合、尽施绝技、力争夺魁、祥和欢乐的气氛。
马球不仅在宫廷传播。为官宦们所喜好,而且在京师流行,为民间市井所推崇。学者吴宽在《匏翁家藏集》中描述了庙会上庶民玩乐击球的情形:“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可见当时市井人民对观看击球的浓厚兴趣。马球遍及城乡各地,甚至在妇孺中也非常流行。
此外,明代体育活动已经不仅仅是男士的专利,女子也津津乐道地积极参加,大量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了明朝女子踢鞠十分盛行。文人袁华在《蹋鞠篇》中就大量描述了女子蹴鞠的休闲活动:“冶家女儿髻偏梳,教坊出入不受呼,蹙金小袜飞双凫;飞双凫,拽双袂,玉同腰,珠络臂。”文中的“教坊”相当于今天的训练场,“蹙金小袜飞双凫”一句则准确勾勒出明朝女“运动员”们在接受训练时动作轻盈而敏捷,“拽双袂,玉嗣腰,珠络臂”一句最为形象生动,读者眼前仿佛看到了古代女子们身着长裙,以玉带柬腰。手里拽着裙摆,手臂上还缠着珍珠手镯等饰物,英姿飒爽却不失娇媚,奋力拼搏的竞争场景。对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能够参与这样大尺度的体育运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同时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相当开明,人们也非常注重体育锻炼。李渔在《美人千态词》中对女子蹴鞠的描绘则更加惟妙惟肖:“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汗沽粉器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拽起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语,恨杀长安美少年。”
三、结语
明代的休闲体育活动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孕育下蓬勃开展,自然而然地走入文学作品中去,在文学作品中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马球和蹴鞠既在宫廷传播,又在京师流传;棋弈休闲为百姓平添了许多生活情趣;山水之间,人们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吃喝玩乐之后,养生演变为身心健康的保证。这些休闲体育方式张扬了人性的光辉,折射出明代社会璀璨夺目的休闲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绂.王舍人诗集卷一[M].四库全书,1998.
[2]沈莉,侯丽红.对体育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探究[J].语文建设,2012(02).
[3]吕坤.吕坤全集[M].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