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第2期 ID: 421066

  

“火星文”的结构类型及其对规范汉字的影响

◇ 李丽群

  摘要:“火星文”可以分为“非汉字符号”和“汉字符号”两大类。“非汉字符号火星文”主要是一些表意或表音的形体符号,“汉字符号火星文”则主要以简体字、繁体字为主体,并掺杂了一部分以简体或繁体为基础的生造字。这些生造字基本不具备合理的理据,甚至严重破坏了现行规范汉字的形、音、义对应格局,对青少年学习、使用规范汉字存在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应该予以重点防范。
  关键词:“火星文” 结构类型 对规范汉字的影响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也不断涌现,“火星文”即是其中之一。对于这种现象,虽然不乏赞誉者,但更多的却是激烈的批评,甚至有“脑残体”这种极端说法。其实,给一种现象定性或者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应该把该现象包含的事实全部搞清楚,对待“火星文”亦应如此。本文拟利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火星文”主要类别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研究,以期得出更为合理的应对原则和处理方法。
  一 “火星文”的结构类型
  关于何为“火星文”?前辈时贤多有论述,文烦不赘。这里基本采用张伟(2011)的意见,认为“火星文”是在网络空间中流行的一种以简体字、繁体字为主体,并掺杂了其他各种图形或符号的文字综合体,其主要功能是满足青少年追求新奇、个性和时尚的心理需求。
  对于“火星文”这种文字综合体的内部构成,在综合了前辈时贤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两层三类的分类方法:首先把“火星文”分为“汉字符号”和“非汉字符号”两大类,然后再把“非汉字符号”类分为“表意”和“表音”两个小类。三类“火星文”内部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
  (一)“非汉字符号火星文”。“表意”类“非汉字符火星文”主要有两个小类:图形符号和指示符号。图形符号“火星文”的实例如下:
  (⊙o⊙)——目瞪口呆
  这些图形符号表意准确、形象生动,几乎和汉字早期阶段的很多象形字无异。
  指示符号“火星文”一般是由某些简单的线条和标记符号构成的,与汉字早期阶段的很多指事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
  ↑——上
  “表音”类“非汉字符号火星文”的字符来源非常复杂,有来自阿拉伯数字的,例如:
  7456——气死我了
  也有来自注音字母或拉丁字母的,例如:
  u——有、诱、用
  也有把各种来源不同的字符混在一起使用的,例如:
  3Q——thank you
  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如果从记录语言这一角度考察,却又非常一致,即它们记录的都是网民口中的单音节语素的读音,具有音节文字的性质。
  (二)“汉字符号火星文”。同“非汉字符号火星文”不同,“汉字符号火星文”本身就是简体字、繁体字或以二者为基础的新造字符,例如:
  厂——廠/亏——虧
  这是在已有汉字字形基础上通过增减偏旁造成的“汉字符号火星文”。因为和已有的汉字字符的关系密切,这类“火星文”字符也被称为“异体火星文”。但是这些字符,很难说是规范汉字的异体字,因为这类字符中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成字,当然不能称其为“异体”。利用繁体字造成的“火星文”并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根本和通行的繁体字构不成异体关系。至于直接使用简体字充作相应字符的“火星文”,因为形体一致、功能无别,就是同一个字,实在无所谓“异体”的问题。因此,我们并不采用“异体火星文”这个说法,而是用“汉字符号火星文”来概括这类现象。
  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可知,“非汉字符号火星文”和规范的简体汉字并不存在形体或声音上的必然关联,因此也就很难说它们会对青少年规范汉字的学习和使用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汉字符号火星文”和规范简体汉字之间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青少年学习、使用规范汉字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二 “汉字符号火星文”的分类及统计
  借助火星文转换器,我们把3500个常用汉字转换成了“汉字符号火星文”,其中有1615个常用汉字的“火星文”形体是保持不变的,约占46.14%。另有1885个常用汉字的“火星文”形体发生了变化,约占53.86%。这部分形体发生了变化的“火星文”大致可以再分为五个小类。其具体情况和相应的统计数据如下:
  (一)繁体、异体字类。繁体字共有899个,占25.69%。其中2500个常用字里有680个繁字体,1000个次常用字里有219个繁体字。例如:
  亿——億
  异体字共有76个,占2.17%,其中常用字60个,次常用字16个。例如:
  冰——氷
  利用独立偏旁的旧字形造成“火星文”字符(利用这类偏旁组成的旧字形亦归入此类),可以归入广义的“异体字”类,属于这种转换方式的“火星文”共有35个,占1.00%。例如:
  开——幵
  两类异体字合计共111个,占3.17%。
  (二)增删偏旁或笔画类。这类“火星文”是在原有规范汉字基础上通过添加或删除某些偏旁或笔画而成。由于形体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看起来更加难懂,也变得更“火星化”。在3500个常用字的转化形式中,这种“火星文”共有562个,占16.06%。其中在常用字里有531个,占整个2500个常用汉字的21.2%;次常用字里有31个,占1000个次用字的3.10%。
  这类“火星文”还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
  添加偏旁的,如:没——莈
  删除偏旁的,如:操——喿
  添加笔画的,如:人——亼
  删减笔画的,如:互——彑
  (三)更改字体或偏旁类。这类“火星文”共计253个,占总数的7.23%。具体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类,一类是通过改变原汉字的字体或某些笔画的组合方式转换成“火星文”,共有64个,占1.83%。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