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文》是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该教材是美国中学语文教材三部教程《英语》《拼写》《文学》之一的《文学》中文节选译本,相当于我国12—18岁的初高中生的语文教材。
《美国语文》课文的设置与编排顺序非常有特色,它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将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分为六个不同的单元:1.“文明的交会”(开始一1750),有9篇课文;2.“国家的诞生”(1750—1800),有8篇课文;3.“国家的发展”(1800—1870),有8篇课文;4.“分裂、和解与扩张”(1850—1914),有12篇课文;5.“不满、觉醒与反抗”(1914—1946),有8篇课文;6.“繁荣与保护”(1946一至今),有10篇课文。整本教材涵盖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国家的诞生以及南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收入了在这些历史时空里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单元均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时代都配以时代故事来讲解此时代中发生的大事件以及本时代文学的变迁与发展特征。
该书原版内容繁多,编选时删去了原文中的诗歌与戏剧部分,并且在中文译文后附有英文原文,便于阅读参考。本文就例谈此书对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改进的启示。
一、设计信息含量丰富的助读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语文》的助读系统包括阅读指导、历史背景、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四个部分。“阅读指导”介绍选文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历史背景”介绍所选文学作品的形成过程或促成这个文学作品形成的相关社会文化因素。“文学与生活”提示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审视课文中人物的经历。“文学聚焦”则对文学体裁或写作手法进行解释说明。如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第一课《富兰克林自传》,课文之前的“阅读指导”中详细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平经历,他的早期生活、科学人生,政治家和外交家的身份,写作自传背后的故事。“背景知识”的小标题为“历史:富兰克林在费城”,简介富兰克林对殖民地时期费城的日常生活起到的极大的影响作用。“文学与生活”这个板块中第一个子栏目“联系你的经历”写道:“真实生活中的故事可以和任何虚构的戏剧故事一样令人激动。那么,畅销书的名单里经常包括名人的自传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了——因为我们想知道人们是怎样赢得名誉和应付困境的。诸如富兰克林之类的历史人物的自传也可以同样激动人心,因为通过他们,我们才有机会看到那些曾经塑造了我们现在世界的真实事件。”第二个子栏目“日志写作”写道:“如果你在准备写自己的自传,列出你打算描写的经历。”第三个子栏目“专题聚焦:自由的呼声”则概述了富兰克林在《自传》中想要改进完善自己和对自由的渴望。“文学聚焦”这个板块对“自传”这种新文体做了详细的解说:“自传就是一个人对他/她自己生活的记录。自传一般以第一人称写作,作者作为‘我’来讲述,所以自传是以作者的视角来表现生活中的事件。除了描述作者生活中的细节之外,自传还提供了对作者的信仰和观点的深刻了解。自传能使人们看到作者所处的年代生活是什么样子。自传常常能提供你在历史书中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的真相。”
《美国语文》信息含量丰富,重视文学知识的助读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知识储备,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充足的辅助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教材编写应该把教材和教参合二为一,打破教师独有教参的权威性,丰富扩展助读系统的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拓展课后习题的广度与宽度,强化多元知识的融合
本书编者在序言《另一种学习》中说:“全书最精彩的莫过于每篇课文后的问题设置。其课后问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身处之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第四部分《分裂、和解与扩展》第四课《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节选了马克-吐温的自传体小说《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男孩们的志向》和他的成名作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后一篇课后习题设有“问题指南”和“作品累积”两部分,前者又包括“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四部分,其设计的有效性和开放度令人赞叹。
“文学和生活”:
1.读者反应如果马克·吐温是今天的一名单口相声演员,你会愿意看他表演吗?为什么?
2.主题焦点讲荒诞故事是西部边疆地区的一种常见的娱乐形式。这个故事表现了发展的西部的哪些背景和人物?
3.小组活动想象你和你的同学是电影业中的背景设计师。描述一个可以作为这个故事的背景的电影布景设计。
“阅读理解”:
1.是什么促使西蒙·威勒讲述吉姆·斯迈利的故事?
2.吉姆·斯迈利对所有事情的反应是什么?
3.为什么斯迈利为他的青蛙感到那么骄傲?
4.陌生人是怎样以智谋胜过斯迈利的?
“思考”:
解释
1.叙述者的朋友为什么建议他向威勒打听利奥尼达斯·斯迈利的消息?解释原因。(推断)
2.基于他们使用语言的方法,比较无名的叙述者和西蒙·威勒的性格。(比较和对比)
3.为什么吐温要让威勒,而不是那个叙述者来讲吉姆·斯迈利的故事?(得出结论)
评价
4.《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在表现西蒙·威勒的性格方面是否与表现吉姆·斯迈利的性格一样有效?解释。(评价)
扩展
5.你还熟悉哪些其他的荒诞故事?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喜欢讲述和听荒诞故事?(文学连线)
“文学聚焦”:
幽默
吐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包括夸张、渲染和地方方言来吸引和逗乐读者。《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就是吐温式幽默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不过在《男孩们的志向》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和开玩笑的描述。
1.在《男孩们的志向》中,吐温梦想着那种抖开一块桌布或拿着一卷绳子的“神圣”蒸汽船上的工作。他对于这些日常活动的描述怎样增加了他叙述中的幽默?
2.从《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中找到至少两个表现夸张的例子,解释为什么它们很好笑。
3.为什么如果威勒说的是标准的英语,那么《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就不那么有效果了?
其中“文学和生活”属于文本内容拓展型题目,它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来思考作品中涉及的现实生活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阅读理解”属于文本内容理解型题目,它通过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来把握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等细节。“思考”属于文本内容深入思考型题目,是指对课文中所涉及的社会性问题或现象的一些深刻的思索,以培养学生质疑、好问、思辨的品质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聚焦”属于文本积累型题目,主要介绍文本概念、特点、作用、文学流派及影响和突出的表现技巧等。
《美国语文》的习题设计细致科学,编配极具趣味性、现实性,注重同社会和历史的联系,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美国历史、文化、文学、科学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强调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即使教师处理教材不是很合理很完善,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照设置的问题以自主自学的方式来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教师不同而带来的教学效果的不同。国内语文教材的习题设计更多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分析,教学效果的好坏全依赖于教师对文本的开发与实际操作。
三、注重读写结合练习的设计,为生活而写作
《美国语文》的写作练习附在每篇课文的“作品累积”这个板块,属于典型的读写结合。如第六部分《繁荣与保护》第五课《稻草变黄金:日常生活中的蜕变》选入了三篇女作家的思考性散文,分别是墨西哥裔作家桑德拉·西斯内罗斯的《稻草变黄金:日常生活中的蜕变》节选,非洲裔诗人丽塔-德芙的《因为对书的热爱》,华裔作家——李安电影《喜福会》的作者艾米-谭的《母语》。“作品累积”分为“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两个子栏目。
“点子库”的“写作”部分有三块内容:
1.给作者的信给这些散文中一篇的作者写封信,对这篇散文做出回应。解释你喜欢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并提出你可能产生的问题。
2.科幻故事在《因为对数的热爱》中,丽塔·德芙总结了她小时候读过并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科幻故事。写一个你自己创作的科幻故事,把你自己作为其中的主人公。
3.电视节目介绍
想象桑德拉·西斯内罗斯、丽塔·德芙和艾米·谭在1967年夏天一起参加一个创造性写作夏令营。以此为前提,写一篇电视节目介绍稿。利用你的想象和从你所读过的散文中了解到的情况写作。
“项目”部分有两块内容:
1.图标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人们经常在公共场所用图标或符号来代替文字。画出一系列图标来代表你学校里的地方和人。(艺术连线)
2.读者俱乐部在一个小组里,选择西斯内罗斯、德芙或谭的另一部作品。在阅读之后对这部作品进行讨论—要考虑到你所了解的这名作家的其他信息。
“微型写作课”的主题为“宝贵的回忆”:
宝贵的回忆
在你刚刚读完的每篇散文中,作者都生动描写了童年的回忆。这样的回忆是个人化和思考性散文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想出一个对你具有重大意义的过去的事情或时刻,写下对它的回忆。在描述你的经历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创造一个能在你的读者脑海中凸显出来的印象。
写作技巧重点:主要印象
未达到创造主要印象的目的,使用能对你所描写的印象做出贡献的语言和感官细节,而避免描写不适合的细节。
散文中的范例
从我开始阅读的时候起,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我就喜欢感觉它们在我手中的重量和它们亲密地压在我大腿上的温暖;我喜欢书页翻动时那清脆的低语,旧纸的麝香味和微微刺鼻的油墨味。
注意丽塔·德芙是怎样描写准确的感官细节的,例如“温暖”“清脆的低语”和“微微刺鼻的油墨味”。这些细节积累成为一种印象:她对书的热爱。
构思
在你选定会议的主题以后,就开始收集描述性的细节。列出与你要描述的时刻或事件相联系的感官词和形象。
写稿
在描写这一回忆的时候参考你列出的感官细节。只纳入那些能帮助你创造你想要造成的印象的细节。要意识到你写作的语气也会表达你对于这一主题的态度。
修改
想一想你是否创造了一个强烈的印象。为达到强化这一印象的目的,考虑添加或删减细节。检查你的组织结构是否清楚,你写作的语气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你的感情。
《美国语文》的读写结合,操作性很强。如何写童年的回忆?写作技巧重点是写好主要印象,通过散文中范例归纳起来就是准确的感觉细节,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每一个步骤有具体的指标。对写作方法的指导非常详细,实用性很强。
《美国语文》的读写结合,更注重生活的实用性。很多习题设置了小论文写作,“艺术连线”“媒体连线”“社区连线”“科技连线”等众多“连线”的方式,把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实用文都当作写作的范围,日记、书信、随笔、通知、倡议书、历史研究报告、军事研究报告、葬礼上的讲话、书籍广告、人物传记、编辑评论、旅游宣传册、照片簿的说明文字等。这样的写作练习设计,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多方面的写作能力,而且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跨学科、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读《美国语文》,不仅在读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更在读美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精神、思维。一本教材,他们的课文为什么如此编选?他们的习题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他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样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马浩岚编译.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
[2]刘美英.中美两套中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齐丽娜.读写结合,以生为本[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