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为例,谈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读”与“赏”有效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
一、文本研读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
阅读是一种抒发自我内心情感的重要标杆,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成绩,同时还能让其根据语境和语调中所富含的情感给予情感抒发的机会,并提高其理解能力。所以,及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这是一件伟大且富有意义的工作。
如在讲《像山那样思考》的时候,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影音播放的方式向学生们播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然后再让学生们根据对资料的体会去研读文本。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文本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同时还能让其根据语调的特点来深刻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目的,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我让学生们作出总结,有的学生说:“《像山一样思考》是奥尔多·利奥波德通过亲身感受,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其题目不仅仅是用来修辞,更包藏了极其深刻的蕴意。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正是因为人类没有遵从自然规律,按照围绕自然法则去行动思考,而做出了一系列违背自然法则的蠢事。”也有的同学说:“环保不是人类的负担,而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人类追求物质建设是好事,但前提必须要以不牺牲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部分,它和山、狼没有区别,做到平等共处也就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善待自然也就是善待自己,不能因为喜欢事物的美好就非法采集。相反,要追求稳定和谐的美丽去保护美丽的事物,促进生态平衡,让已经伤痕累累脆弱不堪的地球不要再遭受创伤。”由此可以看出,就阅读而言,其实施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同时更在于提高其赏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达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用目的。
二、如何结合“读与赏”达到教学目的
阅读课堂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阅读,它更多地是在提醒人们,阅读中所富含的情感是能够与人类的内心相呼应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感受作品中所含有的意境。而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才得以让学生们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充分理解、充分吸收、充分体会、自我感悟的学习目的,这对于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我强调学生仔细聆听回味。在观看了环境被破坏的视频时,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深思。我对学生们的反应极为满意,并趁热打铁提出疑问:“本文是利奥波德通过亲身感受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一种情景来反映另一种现实,但是这个现实却是让人感到凄苦而黑暗的。那么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沉思中的学生开始纷纷讲述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位同学说:“绿色环保理念早已经深入人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刻不容缓。自然的主人并不是人类,从生态环保角度来看,人类并没有把一座山看得那么透彻。自然万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山与自然的关系,为了阐述人类究竟怎样与自然相处,作者从一声狼的悲鸣入文,借助狼性内涵来思考,借助狼性来表达人性对自然的悲悯和忧虑。同时字里行间,作者也带着一种凄凉和期望。”
这时,另一位学生却说:“其实作者是希望通过本文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不可置疑的观点,他坚信不存在着大家理想中的美好。作者的忧虑融入到狼嚎之中,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这或许就是出于强烈人文关怀下的生命兴奋剂。为了实现生命潜能的激活,作者将主体正面都放在了狼的身上,桀骜不驯的狼性更像是一种彰显生命潜能的精神力量。透析这种精神力量,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这声狼嚎中蕴藏的生命意义。万物是平等的,要尊重食物链拟定的自然法则,狼之所以悲鸣就是因为人对自然的领悟不够,只有人领悟了自然,一切才会变得美好!”
随后,我根据学生的理解加以诠释,去粗取精,并让学生们去自行阅读这篇作品,结合自己的情感,去深刻感受诗中的意境。当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去感受的时候,学生们渐渐明白了狼嚎是对自然的绝望,进而结合自己之前的理解纵观整篇作品,然后再整理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通过“读与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思维能力的存在的意义不可替代,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前提。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有效提高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兴趣。而就“读与赏”来说,这不仅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前提,同时更是奠定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主要标尺。通过多媒体播放资料让学生们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一点点地从聆听转化为情感投入。而这个情感投入不仅仅是朗读者语调抑扬顿挫对人心灵造成的那种共鸣,同时更在于一种情感的激发。如上一章节所言那样,学生们会根据文本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对该部作品产生初步的感受。当我让学生对这部作品浅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时,学生们不仅仅结合自己的主观感悟和理解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读与赏,学生们体会到了作品中的期待与无奈,同时还体会到了作者笔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利用这一点,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得到广泛的延伸,也激起他们的思考热情。像这种既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又能延伸历史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措施,更是彰显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读与赏”来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手段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内心情感,同时这种教学更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动力,它的存在不仅与学生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同时更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而这种理解与认知的激发恰恰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目的。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们懂得阅读的趣味,这些都是教师们不得不予以严肃思考的问题。教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通过影音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传递,让学生们对作品产生直观感悟,这不仅对学生学习作品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丰富学生们的情感,提高其理解能力。特别是就理解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来说,利用“读与赏”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在体会与感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们的认知激情和理解热情,使其能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来理解作品、懂得作品,这一点对语文教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市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