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作者内心世界,像作者那样思考的过程。如果说一篇美文是作者心中一道优美的风景,那么作者就是这个景区的建造者,读者(学生)就是游客、欣赏者,一堂成功的阅读课自然就是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使命就是当好“导游”:既要“善导”,又要“畅游”。
一.善导:语文教师的最佳角色
阅读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谈论得最多的话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语文老师就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导游”角色的确有很多相通之处——
精干的组织者。好导游善于订立规矩,打造和管理团队;他关心每一个游客,不让一个人掉队;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超强,既要让游客玩得愉快,又要紧张的安排食宿,还要及时赶路。好语文老师也一样重视课堂纪律,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在严格管理课堂的同时还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高明的讲解者。好导游一定善于讲解,似乎脑子里装满了故事和笑话,讲解里蓄满了幽默。那些看似平常的景点在他不平常的讲述中竟然能衍生出那么多美妙的传说,神奇的故事,令人叹服。好语文教师也一定善讲!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无所不知;天文地理,人情世态,无所不晓。善讲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才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智慧的引导者。高明的导游懂得定位准确,他深知再好的风景还需要游客自己去欣赏,自己只需要做好管理、服务、引导工作。好语文老师也一样善于放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精于点拨。
热情的帮助者。好导游不一定是帅哥美女,但一定气质高雅,待人热情,永远面带微笑,开朗乐观,在游客最需要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温暖的帮助。好语文教师就像好导游一样,会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寻找阅读中的美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品尝阅读的快乐。
永远的学习者。好导游永远处在学习状态中,他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好语文教师一定像优秀导游一样不断修炼自己,不当传声筒而做崔永元,不做解剖师而做引导者,不当小保姆而做帮助者。
二.畅游: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成功的阅读教学就像愉悦之旅,一要有得,二要愉悦(故阅读又作“悦读”),三要高效。以“导游”作喻,高效阅读教学应该在以下环节苦下功夫——
(一)熟稔风景——文本深层解读
一个好导游一定会熟知景点所有情况,熟知名山大川的地理特征、历史传说,名胜古迹的风云变幻、人事兴废。在导览讲解时才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就像好导游熟稔风景一样,好语文教师也必须在文本解读上下足功夫,对教材烂熟于心,能走进作者内心深处。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游刃有余。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设计中目标确定和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关系教学设计质量,影响学生思维深度,也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首先,提倡“素备”(“裸读”)式文本解读,珍视个人初读感受。“素备”(“裸读”),即不依赖包括教参在内的任何教学资料的初读备课。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被他人观点干扰解读感觉和备课思路。“素背”后再参照教参教案,适当取舍为我所用,才会有独特的教学设计。其次,提倡多元解读,既读出作者本意,也读出自我感悟。第三,提倡深层解读。语文教师要能像庖丁解牛一样,透彻解读文本的主题、结构、手法、语言,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了解游客——动态把握学情
一个好导游一定时刻把每个游客放在心上,时刻了解每一个游客的需要,让游客在愉悦中完成旅行,也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双赢”。就像好导游时刻关注研究每个游客一样,一个好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动态把握学情,灵活实施教学。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都要把握基本学情和动态学情。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得越是全面、深刻、细致、准确,设计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课堂效果就越好。语文教师应该“心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要有活生生的每一个人。应该坚持动态跟踪、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教学设计中,要准确判断,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哪些是想知道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教学,已知的不讲或片言带过,未知的多讲,半知的细讲。还要留心观察,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有更多阅读教学实效,才有对课堂意外的艺术处理。
(三)圈定景点——选择教学目标
名山大川在开发包装前和其他山川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一个景区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是美的,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个地方都去游览,只能是有所选择。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选游最佳的景点。就像选择景点一样,受时间限制,语文阅读教学也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目标,追求课堂教学效益。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其实就是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的问题。
要准确定位目标,一要依据课标要求。从课程的总目标到各学段目标再到单元教学目标。二要依据教材文本价值,尤其要准确定位文本核心价值,即从课文本身的写作亮点、特色中提取目标。三要依据具体学情。要考虑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发展需要,“以学定教”。四要依据教师个人特质,即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目标确立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求面面俱到。二是要把握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之“魂”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一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反复阅读品味,才能把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区分开来。
(四)巧借外物——优化教学方法
在旅游中,除了步行,常常要乘船、坐车。在观光中,有时要坐缆车、观光车,有的景区还可以乘坐滑竿。借助这些交通工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及不同方式欣赏风景美。语文教学要恰当运用工具,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宛如“驴友”结伴同行,且行且聊,愉悦而有得;语文教师的巧妙点拨宛如登山疲累时一支拐杖,可以帮游客走得更加稳实。
教学内容和目标决定教学方法,而学法又决定教法。学生的学才是课堂效益的保证,当前宜变研究教法为研究学法,并整合优化教法学法。
首先,传统的方法要有取舍。古人重视经典,熟读成诵,经常练笔等,应该积极吸纳,为我所用;近人的启发式、群言堂要继承发扬;而满堂灌、一言堂、死做题则应舍弃。其次,新潮的方法要讲实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得好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用不好则流于形式走过场。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放任自流,毫无实效。第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整合。教法设计是为了学法,如范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朗读习惯,重视朗读;讲解是为了更好的学,为了不讲;设置问题是为了启发思考,点拨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掌握自主质疑、自主解疑的能力,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体系。
(五)规划行程——教学过程设计
好导游一定掌握了最科学的线路(当然这个工作已经由旅游公司和旅游专家共同完成了),只有按照既定路线创造性完成行程,才能保证旅行安全高效快乐。就像导游手中的行程设计一样,优秀语文教师一定会像写文章一样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像设计“导游图”一样设计教学流程。
阅读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基础上,以方法整合内容的环节呈现出来的。一堂好课就是一篇好文章,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线索明晰,板块分明,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在一节课整体设计上要根据学生注意力特点追求“一课三彩”的效果。一要追求导入精彩,让有效阅读教学从导入开始,一石激起千层浪,直切教学内容,增加思维含量,激发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二要追求过程精彩。要从题目、主题、情节、中心句、关键句等入手,寻找最佳阅读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过程应该层次清楚,板块分明,环环相扣。第三,教学过程要讲究程序,但要避免“程式化”。
板书设计是教学流程精华的浓缩,好的板书设计类似景区“导游图”,能豁人心目,导引课堂思维流向。阅读教学必须有好的板书设计,而且复杂一点为佳,多运用框架式、箭头式、形象式。
(六)游览风景——实施课堂教学
好导游不仅能按照行程设计顺利完成行程,而且要考虑天气、人事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关注每个游客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要求,善于灵活处理意外,顺利完成行程。与好导游一样的,优秀语文教师要考虑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要善待教学过程中的意外,甚至把意外开发成出彩的资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同时,“计划没有变化快”,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照教案进行,而要善于根据课堂学情及时调整,尤其要善待、善于处理诸如学生“插嘴”的“意外”资源。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拥抱生活,热爱语文,我们一定会顿悟语文教学,有很多有趣的发现。让我们像好导游一样不断修炼自己,以语文为伴,与生命同行,和学生一起去收获更多阅读的快乐!
陈水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