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源上讲,自由学习由“自由”和“学习”两个词组成。其中“自由”意为“免于外部控制的依赖或屈从”。“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活动。从词的组合来看,自由学习是学习者在一种免于外部控制的依赖或屈从的学习情境中积极表达个体学习愿望的权利,是学习者自由意志在学习场域中的投射,是学习者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彰显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选择权和表达权,并与学习者内在的“成”人需要和愿望交织在一起。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以及师资能力等方面都面临诸多困惑,总体而言,学生只能被动按照指令,选择学习与高考相关的选修课程,没有自主选择权、没有个性选择,没有自由发展空间,与新课改的初衷——“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较大差距,更与自由学习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笔者通过实践将自由学习的前沿理论应用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与学中,意在以积极态度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与学的变革,探索高中语文选修课自由学习的形式建构及意义所在。
一、分类学习
分类学习类似于德国自由学习中的分站学习,它的指导思想是,在选修课教学中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基本原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类别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加工而成,并在没有教师辅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学完成,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速度和学习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分类学习的内容来自于选修的五个系列中某一项学习材料,例如“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等。教师按一定依据将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类别,每一类别中均包括书面形式的学习要求和内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包括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即基础内容,选学内容即附加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程序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习选学内容。每一类别的学习材料尽可能丰富,既可以是文学材料,也可以是音像资料或是网络链接等,而类别与类别之间则是大体并列的。以“《红楼梦》选读”选修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阅读与鉴赏的分类学习,共分6类,每类的必学内容相同,区别在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必学:阅读《红楼梦》,留心你感受最深的人物或章节,用批语或读后感的形式记下灵感或写下思考。
分类1
选学:摘抄并记诵《红楼梦》中的诗文佳句,借助工具书或网络理解这些诗句的含义,并选摘其中一首或几首写成赏析性文字。【参考书籍:《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蔡义江著);《红楼梦鉴赏百解》(白维国等著)】
分类2
选学:选择《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写一篇小传,并对其进行探究式研究。例如:林黛玉之“哭”与“笑”;史湘云之“憨”与“豪”等。【参考书籍:《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著);《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辩证艺术》(周书文著);《红楼梦人物谱》(朱一玄著)】
分类3
选学:选择《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或贾府内外夫人婆子、爷们儿中之一写一篇小传,并对其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平儿之“俏”;王夫人之“善”等。
【参考书籍同分类2】
分类4
选学: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大致有自传说、爱情说、历史说、政治说、哲理说、阶级斗争说、封建社会百科全书说等观点。各家观点都从某一特定角度去理解,都能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参考书籍:《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沉思》(丁维忠著)】
分类5
选学:作为一部杰作,《红楼梦》艺术成就是巨大的,不能解开《红楼梦》艺术创造的奥秘,也就无法进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请你就小说的一方面,或叙事或艺术或矛盾主线或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探究式学习。【参考书籍:《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卢兴基、高鸣鸾编);《红楼梦的修辞艺术》(林兴仁著);《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周中明著)】
分类6
选学:《红楼梦》说不尽也道不完,如果以上几类学习内容你都不感兴趣,那请参考《红楼梦》选读教材中“红楼研讨”专题后的参考选题,自由选择主题或自定主题加以研究。【参考书籍:《说不完的红楼梦》(端木蕻良著)】
除内容设计外,还需空间与时间的保证。阅读空间不受限制,需要提供查找资料的空间——图书馆或微机房等。学习时间灵活。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的组织形式,进行个别、伙伴或小组学习。我们的经验是,伙伴学习很有效。
二、计划学习
计划学习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并由学生自己根据计划开展学习的活动。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征求老师与同学的建议。
有效开展计划学习的关键是制定计划,并采用书面形式列出学习内容。(以《红楼梦》选修为例的计划学习的书面格式见附表)
计划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类学习的不足,由于确定了学习的步骤和时间,更容易使学习得到有效落实,但这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制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几个问题:1.学习内容的可行性;2.如何规范化地检查学习结果;3.如何对待缺乏独立性的学生,比如有始无终的或缺乏参与意识的学生等等。
三、课题学习
课题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合作学习,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的合理性,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或得到结论。
这种学习形式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以下课题可以作为设计重点:唐诗宋词的思想内容;唐诗宋词的风格流派;唐诗宋词的艺术表现形式;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以“唐诗宋词的思想内容”这一课题为例,在设计之前,学生应对有关内容作充分阅读,并对课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后方能进行设计,设计时根据学生各自的愿望、经验和兴趣,还可把课题划分为不同的子课题。设计的过程还包括资料的准备,具体有书籍、影像等,如研究唐诗宋词的,书籍准备如《中国文学史》《唐诗鉴赏大辞典》《宋词鉴赏大辞典》,专题片如《唐之韵》《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视频。由于要对某一课题作全面的概述,因此复杂的课题就需要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对相应的子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唐诗宋词思想内容”的子课题:1.唐诗宋词与女性文化;2.唐诗宋词中关于“愁”的诗词研究;3.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4.唐诗宋词中传统意象探索;5.浅论唐代贬谪诗流变;6.中唐山水诗独特气象研究……
由于完成一个课题的时间较长,成果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四、辅助学习
辅助学习指利用教学外的一些活动帮助学习、理解所学内容,突出学习材料对学习活动的价值。学习活动以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和寻找学习材料为核心展开,教学内容不同,活动形式也不同。以教学“小说与戏剧系列”选修课为例,可以有以下辅助学习类型:
1.教师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辅助学习,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2.组织小说、戏剧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3.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
4.鼓励并帮助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5.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
实践证明,生动具体的辅助活动对文本的理解与探究极有价值。
尽管自由学习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时开展自由学习,对学生及教师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第一,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决定学习的内容、速度、形式,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能力,是一种“因材而学”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在选择之前必先对自我做出评价,这又超越了学习活动的认知价值,而具有发展价值。第二,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与研究,从教材出发却超越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他们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小专家”,他们通过演讲、论文、表演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时,学习者的角色已向传授者转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第三,自由学习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只可老老实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扎实研究,方可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同。第四,自由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宽容、谦虚、合作、互助等公民品德的养成,学生责任感增强,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教师的角色与任务得到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中心转变为学习的媒介之一。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习中指导作用的减少与退化,相反,对教师的能力、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例如对外界信息的收集选取能力、文本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并且教师也必须与学生同时学习,学习他们所学的,关心他们所关注的。这也是为分析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与疑难所必需的。,
毋庸讳言,自由学习的形式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对我国中小学开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借鉴价值,笔者撰写此文出发点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