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中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能力层级为D级。从近几年高考来看,题型较稳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1卷,分值3分,或考实词、虚词,或考成语(包括熟语)。实词、虚词无论单出还是合二为
一、考查重点都放在近义词辨析上。
近义词辨析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和使用的灵活性,往往成为学生失误率较高的题型。在这一类题型中,相当一部分近义词的结构都是“相同语素+相异语素”,这就从结构特征上为我们提供了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存同析异,即相同的语素实际上可以不予考虑,只辨析相异成分即可。只要考生特别留心近义词的相“异”之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如下面这两个句子:
1 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 )别人休息的。
2 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人们的健康。
A 妨害 B 妨碍
“妨碍”与“妨害”的相异语素是“碍”和“害”,分别是“干扰阻碍”和“危害”的意思,而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对人或事造成障碍”和“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做出判断:妨碍别人的休息,妨害人们的健康。
再如“违反”和“违犯”:“反”指“不遵守”“不符合”,常与规程、制度等搭配;“犯”指“触犯”。常与法规、党纪等搭配。
再看下面这道题:
1 现在,雾都重庆直接______国务院。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2 在中国古代,妇女居
地位。
3 这个诊所是人民医院的______单位。
A 附属 B 从属 C 隶属
三个词的相同语素是“属”,得从相异语素来分析:“附”强调“依附性”,“从”强调“主从”“依从”关系,“隶”强调“被支配”“被管辖”。所以这得题的答案一目了然:1c,2b,3a。
2009年的各地高考题其中几套题的近义词也可以用“存同析异”这个方法来做。
1 (2009年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特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画山水。
A 遏制次序善于
B 遏制秩序擅长
C 遏止秩序擅长
D 遏止次序善于
解析:“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句意是说对于环境恶化先要想法控制,这样就可以排除C和D。再看“秩序”和“次序”,前者侧重“有条理”“不混乱”,后者侧重“顺次”“先后顺序”,这样看来答案是B。
2 (2009年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_____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____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 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 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 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 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语素“释”和“读”:“释”指“诠释”“说明”,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阅读”“理解”“体会”:而本句是说有学者将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解释翻译为三句话。“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与“经常”相对,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与“必然”相对。“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有“狂妄地自高自大”的意思,“妄自尊大”侧重"VA为自己了不起”,“夜郎自大”多指,“无知的自负”,“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坚信“自己定会创造出光明的未来”,充分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这道题答案选C。
3 (2009年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 感受依托未免
B 感触依附未免
C 感触依托不免
D 感受依附不免
解析:“感受”与“感触”区别在于两个相异语素——“受”和“触”,分别指“体会”和“接触引起的思想感情”,此句“温总理‘动情’地说”呼应“感触”,排除A和D。“依附”指“附着”,“依托”指“有所借托”,答案选C。
近义词的辨析是高考词语运用的主要内容,因为词义相近,差别细微,所以辨析起来就显得困难,如果我们针对多数近义词“存同求异”的结构特点,在“异”上下功夫,就能辨别出它们的细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