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运用到课堂中来,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运用声像媒体,创设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我爱家乡的红杏》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红杏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红杏。成筐的红杏搬上汽车,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触景生情,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积累材料,丰富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存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记~次体育活动》的作文时,学生虽然事先参加过拔河比赛、袋鼠跳等活动。但由于当时沉浸于赛事中,观察不够仔细。此时教师如果播放当时比赛实况的录像,让学生观看比赛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就能对全程了如指掌,之后再从面的观察切人到点,通过对某一典型人物的特写定格。引导学生对参赛者脸部表情、身体姿势、手脚的动作等方面作重点细致的观察,如此点面结合,学生再写起作文来便能言之有物,重点突出,而且能举一反三,将这种观察方法应用到写其他作文中去。
此外。还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
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想象写作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像刺激感官,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还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使其认识得到升华。如在描写菊花时,有的学生在品种繁多的菊花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花黄叶绿的金丝菊。想象它的美丽,把它比成一个美丽的姑娘,细细的花瓣就姑娘那细长、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金发,一根一根向下倒垂着,多像那刚刚洗过头的少女,把头发随随便便地披散下来。学生这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文章便生动活泼了。
四、运用电教媒体评改作文,增强反馈实效
以往的作文修改,往往是老帅的一言谈。而且师生间反馈迟缓,等教师批阅完,最快也得一周。当作文本重新回到学生手上,学生的作文热情早就消失殆尽,教师的批改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作文的评析修改;其优势是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
首先,多媒体评改加快了速度,评改效果之好、效率之高是任何其他媒体都不可超越的。网络最大的优势便是功能庞大,快捷便利,教师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可通过网络随时将学生的习作呈现在自己面前,并根据教学需要任意切换给网上的任一位学生。当堂指导。当堂评议,事半功倍。
其次,网络评改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在网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可以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可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自改、互改等形式,在微机上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如遇集体错误。教师还可通过切换将文章显示在每一台学生机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使学生掌握修改方法。这种人人参与,共同评改的方式扩大了师生的交流,使学生相互受到启发,不仅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学生的优秀习作和教师的批改范例。通过不同字体、不同颜色区别原文与修改后的文字,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显著。
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应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电教媒体的应用绝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媒体的选择绝不能随心所欲:电教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要与教材相对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如果单纯的为“哗众取宠”,则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