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259

[ 赵霞 文选 ]   

谈谈高三语文复习的教学方法

◇ 赵霞

   高三语文的复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环,只有准备充分,方法得当,才能掌握这一战役的主动权,取得最终胜利。教师不仅要开展一定强度的复习教学工作,而且要在提高效率上做文章,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规律,讲究方法,有效开展高三语文教学。
   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就是复收,就是通过复习来弥补知识的缺漏,于是让学生读读记记,做做练练;也有些教师将平时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一遍;还有的教师认为复习课可多上也可少上。其实,有效的复习很重要。复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加深理解,全面提高。同时,复习又能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弥补平时教学中的不足。总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复习,同时注意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复习效率。
   一、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和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和补充;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有助于对存在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考纲,把握命题思路
   只有研究考纲,吃透考纲,才能准确把握高考试题中所表现的学科教育思想和未来试题的命题思路,才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法,必须首先自己心中有纲,同时还要让学生熟悉考纲,了解高考的要求,使之学习有据。在高三第一学期,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力争在第一时间得到考纲,因为每年高考的要求甚至范围都有变化,我们必须根据考纲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避免走太多弯路。
   三、增强语文复习教学的创新性
   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需要创新,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今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时,注重让学生抓住意象、情感,去思考、去发现、去领悟,从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鉴赏方法。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四、找出语文复习中的规律
   语文复习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梳理成体系,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考题日趋生活化、能力化。考试不能单靠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应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注意力放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复习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例如成语复习,学生对成语的应用不像日常用语那么熟悉,但又有所了解,因此在组织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找到一些规律,学生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了。
   五、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运用讨论法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甚至是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能击中知识的本质,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另外,教师抛出问题的时机要恰当,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惑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满堂灌,而应大胆的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反序复习法
   读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这包括文章谈的是什么人物,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我们作答高考文言文试题不可能把内容100 %弄懂才开始作答,实际上这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初读全文,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而往往要求我们选出错误的一项。因此,我们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应坚决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说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准确理解句意、词义、字义,整个短文的关键信息基本上就了如指掌了。如从前面做起,有可能前面错误的选项会对后面产生干扰。笔者曾在自己班上做过一次试验,把学生分成两伙,在规定时间内,一伙顺向做,一伙逆行做,结果逆行做的正确率较高。因此文言文复习教学,可以逆向进行。
   七、合理利用所订资料,尽量组题编题
   征订的现成资料,里边有一些题价值不高,甚至对学生有误导。在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应认真筛选,大胆精简。有时只选其中1/3~1/2的题让学生做,不足的部分自己编题选题重组,再发给学生。可以从电脑下载的题中编辑5套题甚至10套题重组1套题,这样针对性更强,价值更高。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各地的试题,并且建立比较大的题库,再结合高考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对这些题重新编辑。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使教学的针对性、合理性大大提高。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把握教材,了解学情,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横垛分校(225418)

谈谈高三语文复习的教学方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