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例证法,是指议论类文章中根据一定的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被运用的频率最高,出现的问题也最多。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选例、叙例、析例三个层面来谈谈例证法的使用。
一、选例——精其选
材料纷繁多义,论点却鲜明存在,要精心筛选材料,以期能为论点服务。所举事例,要具备以下特征。
1.向心力
事例要围绕论点而选,能切实证明论点正确。事例偏离论点,产生离心力,事例与论点之间就没有了应有的逻辑联系,事例不能证明观点,观点当然难以自圆其说。
2.真实度
事例要准确真实,确凿无误。所选事例模棱两可,瞎编臆造会让读者生厌,有违文风真实,更遑论事例能为论点服务。
3.典型性
有代表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最有说服力,最能有效证明论点。选例时要精心挑选,反复比较,选取典型事例能产生不容置辩的论证效果。
4.新鲜感
列举历史人物本无过错,动辄就用屈原、司马迁、苏轼、曾国藩,万人一面,确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赵翼如若活在当下,也会发出告诫:“李杜‘事例’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应尽量举生僻一些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尽量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事例,这样,能让人耳目一新,避免素材撞车。
二、叙例——概其要
记叙文中的叙述再现画面,还原场景,力求生动逼真,注重感情和感性,而议论文里的叙述是为说理服务的,讲究事例概述,注重材料整合。叙例有两种常用形式,即概述法和概举法。单个事例,较为生疏,宜简述;多个事例,通俗易知,可列举。
1.概述法
举一个人们生疏的事例来论证时,将事例的内容作简要的叙述,这种例证方法,我们称它为概述法。
例如:他是个每天扯牛尾巴耕作的农人,因不堪劳苦,就询问他人,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旁人告诉他,只有读书,读三十年的书,就可以免掉这样的劳苦。于是宁越在别人玩耍时坚持不懈地苦读。最后,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他最终成为周威王的国师。(20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
事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并不重要,能有力地证明论点才是根本,所以概述材料时要心系论点,简明扼要,忌冗长详尽。
2.概举法
读者较为熟知的事例,只需精选要点,一例一句,列举铺陈,这种例证方法叫概举法。概举法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结构严密,语流酣畅,气势磅礴。
下面一例较为典型:找准位置,那是张骞“凿空”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心耿耿,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击柱,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四溅,雄心勃勃。(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找准位置 绽放光彩》)
三、析例——明其理
学生举例,常用复述故事取代评述,用堆砌例子代替说理,有据无证,不知对事例与观点的内在联系进行扼要分析;有的知道分析事例,但因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议论的水平不够高,很难讲出多少深刻的道理来,不能有效论证观点。剖析事例,联系观点,揭示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点明观点在事例中蕴涵的“理”,是论证观点正确,考量思维深度的核心环节,这往往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与例证法相关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果对举法
因果对举法就是依据事例呈现的结果,推求结果形成的原因,或由因及果,推导规律,预见发展。
例如:庄子为何能在清风明月中做一棵守卫月亮的树?因为他期待自然,期待真实,期待纯粹,所以他能逍遥于华夏大地几千年。阿基米德为何能在枪矛逼迫之时一心守护他的圆?因为他期待几何,期待真理,期待光明,所以,他闻名于世,受后人敬仰。季羡林老先生为何摒弃潮流始终将学术作为终身事业,并认真践行?因为他期待文字,期待学术,期待国人永远保有精神财富,所以,能高高立于中国,成为大师。(2011年四川卷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2.假言引申法
所谓假言引申法,就是对所引用的事实材料做出反面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使观点与材料紧密联系。
例如:“如果同仁堂没有坚守诚信,那么早晚会步三鹿的后尘,为天下笑。如果孙氏兄弟没有坚守诚信,他们愧对的岂止是雪夜中的农民工,更是自己的良心。”(2011年全国卷河北高考作文《呼唤诚信》)
3.正反对比法
把一种事物的正反两端或两种事物的对立两面加以比较,从而说明某种道理的论证方法,就是正反对比法。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高尚与卑下,精美与粗俗,勇敢与怯懦在比较中会客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且看下面一例:回首历史,霸气的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因目无他人却只能自刎乌江;卑谦的刘邦,因有他人的辅佐,便能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011年湖南卷高考作文《你们一样重若千钧》)
4.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就是概述事例后用浓缩的语句揭示事例的意义、价值,或是事件产生的危害、影响等,从而证明观点的一种方法。
例如:(讲述了刘伟的励志故事后)刘伟忍受了身体残缺的痛苦,克服了种种的困难,用独特的琴声,征服了亿万观众。他的坚韧与顽强,奋斗与不懈,为其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福建卷高考作文《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
5.归纳评点法
概举属性相关的事例,归纳材料间的共性,联系观点评述材料的意义,彰显事例的论证功能,即为归纳评点法。
例如:哥白尼在“地心说”盛行的情况下,发表了有悖于宗教界主流认为的“日心说”,在事实面前,他选择了坚持真理,并把真理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当卢瑟福提出核实结构,他选择了坚持真理。事实证明了:挑战权威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是一种不畏牺牲的勇气。(2011年辽宁卷高考作文《挑战权威,忠于事实》)
选例不当、叙例冗长、析例缺失是使用例证法之大忌。要期待“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出现,势必要求作者围绕论点对“事实”做出筛选和简述,所举事例要有向心力、真实度、典型性、新鲜感,所述语言力求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即使能力所限难以“雄辩”,也要将事例与观点的联系点明点透,进行精当的分析。这样例证,方是符合论证要求的例证法;这样作文,方可写出论证有力的议论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侯集中学(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