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201

[ 陈学江 文选 ]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的诗歌解读

◇ 陈学江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一文引用了不少古典诗歌,有律诗、绝句和古风。学生对于这些诗歌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理解这些诗歌对于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有裨益。笔者不揣浅陋,试解读之。
   1.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初访茅庐时,听到耕田农夫唱这首歌,经打探方知是卧龙先生所作。诗先写天如巨大的圆形车盖,地如巨大的方形棋盘,含古人天圆地方之观点;再写世人如黑白棋子往来搏杀,争名逐利,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的一方既光荣又得势,失败的一方注定一辈子庸庸碌碌不为人知。写出诸葛亮对天地人世的洞察。最后点出的本人隐居者的身份和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情操。此诗清雅高深,阅尽人间沧桑,表现出一个智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2.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这首诗乃作者假托后人所作,单道卧龙居处。“襄阳城西二十里”点出卧龙冈的地理位置,“一带高冈枕流水”写流水环绕山冈。“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写山冈高耸,直插云霄,徐徐流水溅起水花,像是飞起了山石的骨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说山势如一巨龙盘曲,又如一只凤凰隐藏在松阴里。“困龙”、“单凤”又暗喻诸葛亮被困山林,怀才不遇。此几句合写卧龙岗之环境清幽,正如下文写道,“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真乃人间仙境,预示着非凡之境必定育奇俊之才。此几句以景衬托人物的非凡。“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点出诸葛亮隐者身份。“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写居住环境之美。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一句,“黄卷”指古书,因年代久远而书页发黄。此句是说诸葛亮知识渊博,博古通今;“白丁”指没有考取功名的人,也就是没有学问的人,此句是说诸葛亮交友皆为鸿儒名士。“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运用拟人手法,“苍猿献果”、“老鹤听经”烘托诸葛亮高人形象、隐者身份。“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是说名琴藏在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子里,等待知音的鉴赏,此句暗喻诸葛亮雄才大略,怀才不遇,待时而动。最后两句则点出诸葛亮隐者身份和在此隐居的真是实目的,原来是等待春雷炸响,惊醒春梦,等待有识之士来唤醒他,出来匡扶汉室,安抚天下。
   3.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这首诗乃诸葛亮好友石广元和孟公威所作。“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一句中的“阳春”比喻恩泽。“不遇阳春”是说诸葛亮不得明主知遇之恩。
   “东海老叟”指姜子牙,“荆榛”指篱笆院落。“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一句,白鱼入舟,殷亡周兴之兆。牧野,商周决战之地,牧野之战,血流漂杵,商朝灭亡。鹰扬,鹰之奋扬,比喻武王大展雄才。冠,超过,盖过。这句赞颂姜子牙辅佐武王灭商兴周,功高盖世。
   高阳酒徒,指郦食其。隆准公,隆,高;准,鼻子。刘邦“隆准而龙颜”,又曾经避乱于芒砀山,故称刘邦为隆准公。高谈王霸,即谈论王道。辍洗延坐,停止洗脚,邀请入座,表示尊敬。钦英风,郦食其的高谈阔论使刘邦钦佩。“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一句,《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田广同意以齐七十余城降汉。郦食其为汉朝建立立下不朽功勋。“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这两句慨叹姜子牙和郦食其如果没有遇到像文王和刘邦这样的明主又如何能成就英雄之名而名垂青史呢?而今又到哪里去寻找像文王和刘邦这样的明主呢?此句慨叹怀才不遇,当然是为诸葛亮。
   4.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这首诗仍为诸葛亮好友石广元和孟公威所作。刘邦南征北战建立汉朝将近四百年,至桓帝和灵帝汉朝开始衰落。季,季世,末世。火德,帝王受命正值五行的火运,称谓火德。西汉以火德王。鼎鼐,古代炊器。调鼎鼐,为鼎鼐调和五味,比喻治理国家。指《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的种种不祥之事。灵帝建宁二年,有青蛇落在温德殿上,又有妖虹见于玉堂殿上,预示汉祚已衰,天下已乱。吾侪,我辈。这首诗的大意是汉朝建立将近四百年,至桓帝和灵帝开始衰落,奸臣贼子把持政权,天下群盗蜂起,军阀混战。我辈只能扼腕长叹,借酒消愁。写出世道纷乱,无所用力的苦闷和自我安慰。这虽然是石广元和孟公威的苦闷,更是诸葛亮的苦闷。
   5.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垄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这首诗乃诸葛亮之弟诸葛均所咏,实为诸葛亮所作。意思是:凤凰飞得很高,除了梧桐不栖息;名士在一方隐居,除了明主不依从;我宁愿在田间劳作耕种并以此为乐,我也很喜欢自己的茅草房子;我暂且把自己的一腔豪气寄托于琴棋书画,以等待天赐的时机。这首诗道出了诸葛亮隐居的真实意图,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死心塌地地归隐,做一名真正的隐士。隐居只是形式,其隐居的真实意图是等待出山的时机,等待明主的召唤。
   6.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倾刻偏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这首诗乃诸葛亮之岳父黄承彦所咏,实为诸葛亮所作。梁甫,山名,在泰山脚下,很多人死后葬于此。《梁甫吟》为乐府楚调曲名,是挽歌、葬歌,咏人死后葬于梁甫,诗意悲凉凄切。后来人们就用《梁甫吟》喻指那些意绪悲凉的诗作。彤云,下雪前密布的阴云。太虚,天空。玉龙,把雪花比喻为玉龙。前六句写风云突变,乌云密布,飞雪乱舞,万里江山容颜尽改,暗喻世事变幻,天下大乱。末两句托物言志,梅花是高洁的象征,以花自喻。“梅花瘦”写梅花被大雪覆盖而显得消瘦的样子,比喻自己遗世独立,不得用其力。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时有感于当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自己的才智未被赏识而无以施展,以致心绪悲凉,吟此以寄托。
   7.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这首诗写刘备风雪访孔明,渲染天气的恶劣,反衬刘备不辞劳苦,求贤若渴的诚意。梨花、柳絮、烂银都指雪花。
   8.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首诗乃诸葛亮口吟。大梦,前面几首诗一再有交代:“苍天如圆盖”诗中“高眠卧不足”;“襄阳城西二十里”诗中“中有高人卧不起”、“ 专待春雷惊梦回”等。所以此处的大梦与前几句诗相照应,当指诸葛亮辅佐明主,恢复汉室,成就一代名相的理想。觉,醒来。是说明主驾临,“我”也睡醒,“我”终于等得“春雷惊梦回”了,“我”要出山,从此追随刘皇叔去济世安邦,实现自己的梦想。日迟迟,丽日高照,天气温暖的样子。“窗外日迟迟”意思是当“我”醒来的时候,窗外春光明媚,丽日高照,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这一句既是写实,又是抒情,抒发自己即将大展宏图的欢愉心情。
   作者单位:山东平度第九中学(266700)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的诗歌解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