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活动教学”的有效体现,吸收活动教育思想的精髓,打破知识本位、教师主体、课堂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学习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完整的“活动单”由课堂、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四部分组成。“活动单导学”并不是漫无目的完全放开,在活动方案部分,教师要注重导学管理。教师导学管理是指教师进行的引导、疏导、指导、开导、辅导等活动,是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有不确定性,生成空间无限,节外生枝的情况会频现,学生对“活动单”所预设的活动目标、内容等方面会有理解偏差。这决定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仅靠教师设计的“活动单”静态导学,可能出现计划跟不上变化的被动局面,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当下情境,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动态调控管理,实现“未曾预约的精彩”。
“活动单”的重点是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自主研习和合作探究等方面,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更显重要。吕叔湘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自主研习能力的高低是判断学生能否主动地、创造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活动单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自主研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如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播放了此段情节的电视剧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究小说的兴趣。在教李清照词时,找来《月满西楼》等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明确目标,讲清方法,点明步骤。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高中的语文教材选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认识。对每一专题的学习,教师要参与指导,有效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从课文着手,教学生先预习,自己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对作家作品、背景只是作适当补充、强调。这样在自主研习这一活动部分,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所有的生字词和作家作品背景在早读时便可以自行消化了。此外,还要让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动笔,适当圈记关键词句,这也是自主研习部分有效管理措施之一,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学生会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活动单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虽然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但在高中语文活动单中常有一些题目需要学生去合作,只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学生在“活动单”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在组长统一组织下,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所有成员在相互砥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群情低落、乱而无章、优生霸占等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有效管理,和学生讲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和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合作学习还特别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常常采取小组间的评比策略,形成一套完整的评比方案,由个人到小组,每日、每周、每月都进行学态评选,也是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措施。
从教学实际看,活动小组学习常常乱无章法,学况是随意聊天,恶意争吵。丢失的是双赢、多赢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便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一些层面上的内容,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我们商量的什么”。究其原因是操作对象不唯一,活动方式不清楚,学习汇报各具形态,对于稍简单问题学生抢着参与,不会“谦让”,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易受从众心理支配而不敢开口,不会“自告奋勇”。这时教师要注重改进教育策略,缜密组织,科学引导,采用“轮流发言式合作”,各负其责,让学生“抢中有序”,每个活动小组有2~6人,在小组内部同学有序回答问题,另有同学补充前面同学的答案,还有同学进行总结。
“优生霸占”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最为忌讳的。优生唱主角表面看起来是让学生动起来,其实就是变相的教师“一言堂”,学习小组内部需要的不是观点的压倒,而是观念的碰撞与匡扶。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采用“活动单教学”,此时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教师要关注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乐于陈述,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并学会组织,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除此之外还要给予他们心理疏导,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让他们轮流发言。当然,引导学困生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使学困生循序渐进,步步提高,要有耐心、信心、爱心,多想点子,多找路子,才能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找到学习的自信,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优生共同发展,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目的。
总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并没有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在强化教师向导和指导、引导作用。“活动单教学”在提高阅读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合作精神、培养“问题意识”、激励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活动单导学”过程中,且教且学且管,努力在师生共同拥有的天地里演绎更加精彩的教育故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