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397

  

借助成语学修辞

◇ 刘 芸

  成语和修辞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成语来学习修辞,是一种易学易记、以简驭繁的好方法。
  1.比喻: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囊空如洗——明喻:
  撤汗成渠、血流成河、挥汗成雨——暗喻:
  哀鸿遍野、竹篮打水、芝兰玉树——借喻。
  2.借代:
  锅瓢碗灶、四脚朝天——以部分代整体:
  三三两两、寸草不留、秋毫无犯——以局部代整体:
  停歇干戈、解甲归田、结为秦晋之好——以名称代事物:
  3.夸张:
  万水千山、雷霆万钧、一步登天——增益性夸张:
  死无葬身之地、弹丸之地、一孔之见——减缩性夸张。
  4.比拟:
  沉鱼落雁、芝焚蕙叹、兔死狐悲——拟人:
  张牙舞爪、狐假虎威、蝇营狗苟——拟物。
  5.反复:
  真真假假、朝朝暮暮、鬼鬼祟祟——连续反复:
  克勤克俭、不三不四、难兄难弟——间隔反复。
  6.对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高山为谷,深山为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对:
  满遭损,谦受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胜不骄,败不馁——反对;
  狡兔死,走狗烹;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串对。
  7.反问:
  何乐不为?少不学,老何为?不学何获?
  8.互文:
  眉来眼去、眉清目秀、祸国殃民。
  9.摹状:
  磨刀霍霍、气喘吁吁、鬼哭狼嚎——摹声;
  面红耳赤、忿然作色、金枝玉叶——摹色;
  挺胸凸肚、昂首阔步、鸭步鹅行——摹状。
  10.顶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1.婉曲:
  梁上君子、名落孙山、仙逝远游。
  12.层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13.回文: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14.对比:
  重财轻义、前倨后恭、逆来顺受。
  成语中的修辞手法,也有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格的。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既是对偶,又是顶针。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不仅是对偶、顶针,还是层递。我们在学习运用时要理解正确,运用贴切。

借助成语学修辞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