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礼物 邹建平
(1)飞机还有半个小时就要起飞,她希望出现的人还没有出现。
(2)她望着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脸上漾着幸福的红潮。她太幸运了,二十三岁,成了公费留学生。眼下正要去异国学习西方工业经济。啊,“天之骄子!”在我们这个不富的国家里,又有多少人能得到这种殊遇呢?
(3)她接到通知书那会儿,他正忙于一项设计,没时间和她多谈。这一别就是四年,临别前该有多少话要说呀,可他只说:“我送你一件礼物。”
(4)“也许,这会儿他正为我挑选礼物哩!他会买什么呢?一只小毛狗,他知道我是属狗的:一只金笔?不,他几乎每年送我一支;一条漂亮的裙子?没多大意思……”她心神不定地瞎猜。他来了。离飞机起飞只有五分钟。
(5)“让我好等!我以为你不来了哩?”她有些委屈地涨红了脸。
(6)“我,在家里找一样东西。”
(7)“找什么?”
(8)“送给你的礼物。”说着,他递给她一封信。
(9)她接过信,要打开。“上飞机再看吧。或者,等飞离中国的时候。”他深情地看着她。
(10)飞机离开了地面,送行的人和他都变成了小点。他拿出信,慢慢打开——她有些发愣:信封里装的竟是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
(11)倏然间,她浑身涌起一股热流,不禁侧过身子,透过飞机的圆形舷窗,用刚才他看她的那种目光,望着即将离别的广裹的大地……
(选自《时文选粹》)
[赏析]
小说题目“礼物”,司空见惯,似乎决定了题材的老生常谈,它不会跳出“儿女情长”的圈子,演绎出一段“英雄气壮”的故事。然而作者独运匠心,将特殊的礼物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寄托着凝重深沉的感情,高唱出激昂豪壮的旋律,令人耳目一新。
女主人公是一个幸运的“天之骄子”,23岁便将公费出国深造。她于学业卓有建树,更对爱情忠贞不渝。临行,人们送来的各种礼物没有一件能打动她的心,她的爱的天平上只希望掷进正忙于设计的男友的礼物。在飞机起飞前的半小时里,她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他的出现,猜测着他面对四年别离会送她何种礼物。在离飞机起飞只有5分钟的关键时刻,他终于匆匆赶来履行当时“送你一件礼物”的诺言,——然而不过是一封信,并嘱咐她“上飞机再看”。待到飞离地面,她打开信封,发现“礼物”竟是“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她起初发愣,但瞬间明白,“浑身涌起一股热流”。“礼物”无声,胜似有声,它发人深省:不要忘记了我们这个不富的国家,它多么需要出国学子发奋刻苦,学成归来,把它建设得繁荣富强!她的心中倏然升起了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就这样,作品在她们阔别之际,不写她们“长亭更短亭”的依恋,也不写她“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缱绻,而只写了这份特殊“礼物”的一送一收,将平凡的儿女-之恋升华成崇高的爱国之情,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热血青年的形象。
艺术方面,小说也表现出了异乎平常的美学追求。它有长篇的大气,短篇的严密,散文的精致,诗歌的空灵。作者构思巧妙,以小见大,让“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负载着博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感召力量;并将人们的礼物与男友的“礼物”、儿女之情与国家之忧进行强烈对比,深刻展示人物的灵魂,有力突出文章的主旨。作者善用插叙,浓缩时空,用“礼物”作为贯穿红线,把与她出国有关的具有较大时空跨度的故事情节,聚集在她临行前的半小时之内和“机场”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展开。开端发展部分,铺陈蓄势:盼礼物——猜礼物——收礼物;高潮结局处则笔峰突转;看礼物——竟是五张“国库券”。这便使作品凝炼集中而又跌宕多姿,脉络分明而又结构严谨。作者屡设悬念,扣人心弦:她为什么不停地朝侯机室门口张望?她希望出现的人又是谁?他究竟会送什么礼物?那一封信中将是什么?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又意味着什么?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布下山重水复,诱人寻觅柳暗花明,显得含蓄有致,余音绕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魅力。
陆游诗说:“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小说正艺术地向读者张扬了这种光彩熠熠的民族传统精神,它实在是作者馈赠给时代青年尤其是出国学子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练习]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填恰当的短语,标明作者的思路。
A____→B____→C____→D看礼物
2、“她不停地朝候机室门口张望”。文章以此一句开头,然后再交代“她”“张望”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3、“她望着机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脸上漾着幸福的红潮。”这一句起_____作用。从内容看,句中“_____”一词是这一节的关键词。
4、第(10)节中说:“信封里装的竟是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这“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寄寓着“他”的什么思想情感?
5、下面对这篇小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2)(3)节运用插叙,揭示“她”的身份及“张望”的原因,使结构如云横岭断,跌宕生姿。
B、第(4)节写“她”“瞎猜”着“他”将送给“她”的“小狗”之类的礼物,意在烘托“五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的重要意义。
C、第(11)节中说,“她浑身涌起一股热流”,传达出“她”得到“他”的甜蜜爱情的温暖情怀;“那种目光”则是指充满深情、无限挚爱的眼光。
D、全文篇幅短小,但婉转起伏,含蓄厚重,爱国主义思想是它的主旋律。
6、小说以“礼物”为题,好在哪里?请简述两条以上理由。
7、写出与小说主旨相关的两句古诗词,并标明作者。
[参考答案]
1、A盼礼物→B猜礼物→c收礼物。2、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承上启下,幸福。4、希望她在异国为改变祖国的贫穷现状而发奋学习,学成归来后,奉献自己的才智,把它建设得繁荣富强。5、C(应为:“她浑身涌起一股热流”,传达出“她”明白他的礼物的深沉含义的激动心情)。6、①“礼物”是全文线索,贯穿着整个故事情节,②“礼物”表达出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是中心的集中体现,③“礼物”简洁明了,十分醒目。(任答两点即可)7、如: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