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045

[ 陈立雄 文选 ]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快乐成长

◇ 陈立雄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流程是陕乐是痛苦,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语文特有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理所当然应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心理学实验表明: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头脑中扎根。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对初中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更是一种能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的情绪效应。语文教学中贯穿绘声绘色的形象描述,精心设计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感性体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染上浓厚的情感色彩,变“苦学”为“乐学”,给学生以“乐此不疲”力量,从而让学生徜徉于语文天地的幸福乐园。
  
  一、教学态度要传情
  
  由于中学课程难度加大,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极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我要说的是作为感情充沛的语文老师,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语文理应成为师生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和对话。学生需要精神的浇灌。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灿烂的生命教师要回以真诚的微笑,更要触及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只有对学生投以深爱,才能创造一个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反过来,教师如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那么,学生会对你敬而远之,或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对你执教的这门学科也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坦诚的真实形象,适度的情感变化,亲切温和的表现,能使师生的距离拉近,感情的通道打开,从而学生接受知识的灵敏度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幸福快乐。
  
  二、教学语言要有情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让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要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没有感情的语言如同没有波涛的海洋,只能是死水一潭。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善于根据课文内容的变化,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和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的变换,来体现文章中不同的感情色彩,使内容和情感和谐统一。在语文课堂,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倾注感情,进入角色。比如在教学《歌词三首之我的中国心》时,教师若辅以适当的动作、表情,再配以唱歌,就会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被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那份炽热的思乡爱国之情深深地打动。《现代诗二首之再别康桥》教师酣畅淋漓,饱含真情的示范背诵,炉火纯青的语言魅力一定会激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无比向往与喜爱之情,有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人体语言所产生的奇妙效应,会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
  
  三、教学方法要用情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明的语文老师总会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倾注情感学习,以期收到极佳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角色,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威尼斯商人》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扮演角色,像演员一样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活泼,又使知识教学深入浅出;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华,又增强了集体的协调合作能力。教学《新闻两篇》,教师就要将文字与当时激动人心的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此时心中的无E匕自豪之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源头活水是生活,作为语文老师还要和学生们一起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作文,甚至写进考卷,当然,更重要的是把其中的人生哲理镌刻在心头。面对中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习压力,语文老师应根据学科特点,用自己独具匠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授业解惑要重情
  
  “情通则理达”。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复杂的情感因素。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常常有这种情况: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学科而努力学习,而对他们不喜欢的学科持消极的态度,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学生、对学科的热爱,正如《学记》所指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重情,用情去感化他们。知学生之所想,释学生之所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地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铺平道路。
  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实践表明,语文只能靠感情熏陶潜移默化人,在热烈愉快而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进发出思想的火花,语文教学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成功的语文课堂,必须由“多情”老师来驾驭。在语文课堂中,以生动流畅的语言制造恰如其分的氛围,引导学生共同进入文章的情境,使真情实感像琼浆玉液一样喷涌而出,形成情感交融的课堂气氛,用自己的“多情”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处于“乐学”状态,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幸福成长。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快乐成长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