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946

[ 顾建荣 文选 ]   

关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看法

◇ 顾建荣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大部分学生却又偏偏惧怕写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确实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作文教学中,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来,才会凭借想象的翅膀,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通过思考,进行筛选,在写作的天空中任意飞翔,从而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彩文章。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下面,我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 留心多彩的生活素材
  现实当中,好多学生怕写作的最大原因是写作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以为首先要激发学生多去留心生活,形成生活积淀。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我们的生活素材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积累。
  第一,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要求他们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为此,在教学中,我总是以身作则地写“周记”,即每周六都回忆一下本周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在我的示范之下,学生大受启发,每周的周记都记得认认真真。
  第二,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书报杂志或者浏览网络。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汲取知识营养,积累写作材料。阅读时还要指导学生熟读深思,做好摘录,使他们在积累的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能力,在多读中求理解、学表达。另外,还可以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把阅读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既扩大了所有学生知识面,又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提炼,对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
  当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只要从积累写作素材入手,帮助学生找米,学生对作文定会产生浓厚兴趣,写作能力也定会稳步提升。
  二、 想象开启学生心扉
  有了生活素材还不行,学生必须具有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整合的能力,此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有了用武之地。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写作过程中,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也是开启他们素材库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一直都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益智故事激发想象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经常在作文课上讲一些益智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一次,我借用了“深山藏古寺”的题目,也让学生设计一副图画。好多学生都想通过隐约的寺庙来表现,却未能突出“藏”;有几个学生想通过“佛钟声”暗示,又有画面限制。正确答案“挑水的和尚”给出后,同学们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当我再借用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时,很多学生都能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想象,找到好的作画方法了。
  2.想象练习提高创作兴趣。想象力练习也不仅在作文课上开展,讲课文时我也经常通过这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和《孔乙己》时,我就曾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续写结尾。学生的创作兴趣极其浓厚,也写出了好多很精彩的结尾。
  3.作文练习拓展想象能力
  另外,我在写作课上也经常布置一些想象类作文题目,如《当地震来临》、《假如汽车能飞》等等。这些题目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想象的空间也很大,这样就能激发他们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当然,我也尽力让学生知道:所谓想象,并不是任意驰骋、胡思乱想的,还应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不能完全脱离生活实际;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感情。一篇好的想象作文如果胡编乱造、脱离实际的话,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过于虚幻,成为了空想甚至妄想。但我们的想象又不能局限于生活,一定要高于生活又扎根于生活,尽力使文章主题往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从而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三、激发学生创作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是被人常识的渴望。”的确,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时刻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这样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体味成功的欢乐,树立必胜的信心。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去做的。
  1.评改时多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作文。每次阅读作文时,我都努力而且发自肺腑地挖掘出其中的闪光之处,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成语,一个修辞,也要给予表扬,优秀之处还要组织全班学习。当然,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生,不同时期的“闪光点”肯定也不同,我们如果每次找的闪光点相同,给的评价也相同的话,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敷衍,这样就不会将激情持续到底了。所以,我们应该分层次分步骤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千遍一律。
  2.开展作文展览,交流学生写作经验。对于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老师应该把握好他们每一次独具特色的习作,可以在班级范读,可以利用墙报板报,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学社来进行宣传。这样,既表彰了佳作,增强了作者自信,又给了其他学生写作经验和情感体验,促发他们的竞争之心。
  3.推荐发表。只要有好作文,我就会引导他们向报刊杂志投稿。作文一经采用,我就在全班加以宣传。文章得以发表的学生能品味作品发表后的自豪与自信,其他学生也有了写作激情。
  四、作文评改方式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通常是老师批改——班级评讲——优作交流,这种方式能传承至今肯定也有其成功的方面,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觉得单调、枯燥,进而对作文课丧失兴趣。笔者以为,我们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一下一成不变的批发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进行了如下尝试:
  1.学生自读自改。每次习作写好后,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先读先改,争取从基础层面杜绝错误,如:哪里多字、少字或错字了,哪个句子有语病了,哪个地方语序混乱了等等。这些小毛病只要学生认真仔细一点就总能得到纠正。
  2.小组互动。可以让同一小组的成员选择写作水平高于自己的同学帮助自己修改,甚至可以一篇习作同组成员共同评改。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全班赏读。只要他们觉得自己有独到之处,就可以读出来让全班同学评析欣赏,可读全文,也可读一段,让每个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一定会经常当面批改他们的作文。这些学生得到老师的重视之后,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写作技巧也提高得很快。
  当然,“教无定法而又有法”,写作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渠道,但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让他们在不断进步中发现成功的可能。而教师只要在作文教学中摸准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多种途径培养其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25411)
  

关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看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