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932

[ 罗林素 文选 ]   

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 罗林素

  作文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作文与修改的全过程,通过明理、激趣、授法、导练等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晓之以理,激发动机
  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修改中懂得:好文章不仅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1.讲故事说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闻趣事。唐代大诗人贾岛骑在驴背上“推”“敲”的典故;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十几次修改;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适时讲给学生听。这样,就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融于这些故事当中了。
  2.学名言知理。名人修改文章的论述不少,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我们不妨发动学生收集那些浅显易懂的修改文章的名言警句。比如:鲁迅认为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本领。契诃夫觉得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改四遍,这还不够。这都可以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活力。
  3.树榜样释理。老师把杂志或文学作品中修改的部分章节的手稿复印下来,让学生观看,使其感受作家如何修改文章。也可以展示老师自己写文章的修改稿,让学生感受到作家、老师写文章还要如此修改,小学生就更要认真修改了。让学生明白,改文章是他们自己的事。
  二、营造氛围,激之以趣
  老师可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1.写评语激趣。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可以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自改作文的兴趣。例如,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对一个改得好的词、句或段,来一个喝彩,“好!”“棒!”“真妙!”老师常把情感倾注笔端,化作热情的批语,能大大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2.加分数激趣。可以在学生初稿的批改中给予一定分值,并告知如果改得好,可以加分。一个学生在《寒假中的一件事》里写道:“微风吹到了我的脸上。”教师在“吹”字上打了个问号,学生把“吹”改为“抚摸”。在讲评时,他向大家介绍说:“抚摸可以代表人们喜欢微风的感情。”同学们也都意会到了,个个都夸改得好,教师给这个学生加了“5分”,激励这个学生养成了喜欢修改作文的习惯。
  3.借榜样激趣。一是就地取材,树立榜样。可结合学校进行的各类征文比赛,从班上选一些获奖同学,让他们谈谈应征前是怎样修改文章的。二是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原稿和修改稿,再请学生评议。这样,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三、铺路架桥,授之以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善于用具体的文章作示范,进行分析指导,教给学生方法。
  1.斟词酌句,示范修改。老师可以通过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具体做法:老师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选一两段具有典型性(即优缺点均有普遍意义)的习作为“病例”,组织全班集体讨论,然后进行修改。要对学生讲清每一组词句怎样修改,或增补,或润色,或调换,或删去,并要说明“为什么”,使学生加深认识,最后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方法。
  2.鼓励质疑,具体修改。在指导学生修改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对自己的作文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围绕中心,筛选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原文进行修改、补充,这样教学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3.开设诊所,点拨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学生已形成一定自改能力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开设“文章医院”,组织“小医生会诊”,把某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修改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逐条逐项检查自己的作文,查出毛病加以修改。
  四、强化训练,持之以恒
  学生对修改作文有了一定兴趣,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后,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强化,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1.结队互攻。自改、互攻训练这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进行。学生自己修改后,习作明显完美了,但难免还有许多自己发现不到的问题,这就可以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互攻,寻找问题。
  互攻发现问题后,发动学生互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除了可采取发到谁就改谁的方法外,还可让学生结队互批互改。教师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几经修改后的作文在小组里交流,赏析。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三人中轮流批改:可以把不通的句子改通;也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并予以提示;甚至可以随手写下自己对某一句某一段的感想,最后写上评语。
  2.即写即改。这是要求学生作文时,一气呵成,写后就改。还要有适当的眉批,即要在批改栏内写出修改的理由。通过这些步骤的改文训练,再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学生较容易发现自己的毛病,改起来,也尤其用心。
  老师把作文修改权还给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当起“小老师”,审视同伴的作文,格外认真投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让他们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
  
  浙江台州市路桥小学(318050)

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