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779

[ 马观祉 文选 ]   

代价

◇ 马观祉

  雨滴总是这样不清不楚,拖拉着、连绵着,荫蔽着天空无数日,窒息着大地千万天。在这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里,除了那些几何形状的硬朗的高楼大厦,谁也不曾注意到那蜷缩于城市深处的小屋。
  这小屋是多么狭窄啊!两旁高大挺拔的摩天大楼仿佛就像是两座插入天穹的大山拥挤着这矮小异常的岩石。这恼人的雨滴更使它遭了殃,整个从里到外湿了一片。屋里阴冷得很,太阳从不与之分享它的一点恩泽。各种各样的书籍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却又高高竖立着,直让人惊叹它何以屹立成此种姿态。东边的墙角上有一位主人多年的“密友”——消瘦而可怜的蜘蛛——瞧,他正在那精密无比的细丝网上跳动着饥饿的舞曲呢!
  “垃圾,垃圾,全是垃圾!”伴随一阵神经质的疯狂的怒吼,他从椅子里跳起来,把手中的稿纸狠狠地揉成一团扔向脑后。哦,这可怜的人儿,那乱哄哄如鸟窝一样的头发,脏兮兮而又灰暗的破旧衬衫,还有那几日几夜没休息的布满血丝的双眼,无一不表明他是一个郁郁寡欢的作家,一个很有才气、却终不得赏识,只能潜伏在这大城市灰暗的一角俟机而动、郁郁寡欢的作家。
  他平静了下来,默默绕过那些不规则的书堆,捡起那才扔下的纸团,小心翼翼地平展开,情不自禁地滴下泪来。他环顾四周,阴暗的房间,冷湿的空气,飘动着的蜘蛛网,还有几张催款单。难道这些就是他为了实现作家梦所付出的代价?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偶一回头,他瞥见了母亲的信,那白色的信封,朴素而自然,里面饱含着她对儿子无限的爱。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他不用再打开那封信,那样的信他已从母亲那收了整整一抽屉。里面的内容千篇一律,无非是作为母亲的嘘寒问暖,还有让他装电话和多回信、回家看看的叮嘱。可是,正是这一声声的叮嘱使他故作坚强的心又变回了柔弱。他不能告诉母亲“过得不好”,因而他拒绝安装电话,甚至自从离家后就一次也没有回去过,工作忙、约稿多的谎言是如此苦涩。
  泪水再一次被他拭干,桌旁,灯下,他奋笔疾书。小小的房屋在风雨中安稳如山。明月不知已圆过了几回,柳絮也不知轻扬了几次,在那个依旧是下着小雨的清晨,他的第一本小说正式出版了。所有的痛苦化成了快乐,所有的鸟儿都唱响着欢曲,所有的阳光都跳起圆舞,一瞬间,世界仿佛由黑到白。
  他压抑着内心的欣喜与苦尽甘来后的甜蜜,乘上了回家的火车。他仿佛看到多年不见的母亲再见他时,那满脸的红润与微笑,阳光会刹那间照进他的心房。
  可是,生活不会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事情也不总是这样平坦美好。
  当他踏进自家的院子,高喊一声“妈”后,却无人应答。家里的老木门在风中“吱”地一下打开,尘封多年的秘密已然显现,那布满灰尘的桌椅证明了一切——母亲早已不在了,信是乡人代写的。
  他通过乡邻得知了母亲的墓。他走上那个小山坡,墓地四周开满了小小的蓝花,它们灿烂地开着,笑着,随风轻舞,与虫儿和鸣。他竟笑了,随即却是震天动地的大哭。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就不多活两年,自己当年为什么就不能回去看一看她。但愧疚与眼泪终不能挽留什么。轻风回旋着那令人心碎的哀曲。
  为了自己的梦想,他甘愿忍受那些阴暗、潮湿与不幸。
  而为了那儿子想让母亲自豪的虚荣的心,他付出的代价却要沉重得多,那是一生的悔痛。
  指导老师 崔长青
  (本文系本届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获奖理由
  在较短的时间内,作者构思了一篇结局出人意料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从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主题发人深省:学习和亲情是不可调和的吗?朴实的行文中,也不乏小作者优美的文笔,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比喻,都能锦上添花。文章的构思也颇见艺术功力,故事在叙述中一步步深入,读者就这样完全被小作者带着走了。
  
  亮点借鉴
  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经常成为作家笔下的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吸引读者眼球,这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写小说要出彩,一方面离不开故事讲述的内容,另一方面离不开写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在此文中,小作者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代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