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所大学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这一直是大学生们争论的一个敏感话题。北大人常常以未名湖和博雅塔为骄傲,认为“湖光塔影”无与伦比。作为一个北大人,我也长久地陷入在这种不可自拔的“自恋”之中。
后来,我到了武汉大学,看了武大的樱花和东湖,我才知道,单以景色而论,北大绝对无法与武大相比。比起武大那一大片云彩似的樱花、那浩瀚无边的东湖来,北大的未名湖只能算是一个小水潭。于是,我便认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是武汉大学。
再后来,我到了厦门大学,我才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比起武大来,厦大又算是再上了一个台阶。在我已经去过的中国的大学之中,公正地说,厦大才是最美丽的。
厦门大学后面是五老峰,前面是浩瀚的大海(确切地说,是南太平洋)。古人说“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厦大人有福了,他们有山有水,也就有仁有智。厦大的一帮小师弟小师妹们陪同我参观校园,校园内西洋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新建筑与老房子水乳交融。
鲁迅先生的纪念馆平时没有开放,好不容易请来管理员打开门放我们进去。当年先生使用过的那些家具依然完好无损。先生刚到的时候,很喜欢厦门,也有心要做点事情,只是后来受到小人们的干扰,他才不得不离开。在鲁迅先生的旧居中,我不禁想,要是鲁迅先生一直能够待在环境优美的厦门,远离上海的纷扰和喧嚣,他的身体状况一定不会每况愈下,他的寿命一定会延长若干年,他也将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这是先生的遗憾,也是厦门的遗憾。
厦大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南普陀。“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千年古刹与百年名校比邻而居,相映生辉。北大旁边也有圆明园,不过我却对其一点兴趣也没有——那毕竟是皇帝老儿的私家园林;而厦大旁边的南普陀却对我有吸引力——尽管我不是佛教徒,但对这种老百姓寻觅信仰的地方,我是很愿意去看看的。
走累了,我们在靠海的一个小店门口休息。坐在遮阳伞下,喝着淡淡的啤酒,听着大海的潮声,看着雪白的沙滩,真疑心走进了仙境。
身后是新修的环岛公路,公路边就是胡里山炮台。炮台上至今还陈列着一门巨大的德国克虏伯大炮。据说,这门大炮是清代末年从德国买回来的,屡建奇功,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抗日战争中,它还击中了来犯的日军军舰一艘。岁月沧桑,大炮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静静地眺望着千年不变的海涛。
我们乘车沿着公路行驶了十多分钟,公路的一边是色彩斑斓的民居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另一边则是大海粼粼的波光。这是我走过的最有诗情画意的公路之一。到了那片能够望到金门岛的海滩上,当年炮战的战场已经是一派宁静安谧的气氛。我想,除去希特勒等少数几个邪恶魔鬼,有谁会热爱战争呢?
有人问我:“在中国,你最喜欢哪个城市?”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厦门!”
实际上,我只到过一次厦门,而且仅仅短暂地停留了两天。对厦门的了解,我只能算一知半解。然而,虽然只是“惊鸿一瞥”,我却豁然开朗,发现“那城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两年来,我时时在梦中回到厦门,听到海潮,闻到海风。
看来,我不可抑制地爱上了这座浪漫的城市。
(节选自《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期)
心灵物语
“哪所大学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开篇一问,恐怕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答案肯定因人而异,无需强求,不必标准,只要你有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有条件作比较和品评,尽可以将中国那些或历史悠久,或传统丰厚,或建筑独特,或学术优异的大学一一道来,只要不强词夺理、褒优贬劣,晒晒自己的大学时代,也未尝不可。毕竟,这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对谁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