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我过去是靠沿街摆摊表演气功养家糊口的,风里雨里四处飘泊,有时也做些骗人的买卖。
那日,我背着大包小包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城。夕阳西下,法国梧桐的伞形树冠绿色花朵般静默在公路两旁,树下走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饭后闲遛的城里人。
我乘机在人多的地方摆开了摊子,您知道,我练的是“硬气功”。
“大娘大爷兄弟姐妹们,请大家赏脸看看我表演的气功。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的功夫有不到家的地方,请您多多原谅。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闲话少说,我现在就为大家表演。”敲了一阵锣,我双手一抱走到场中央说完了到哪里都是那一套的开场白。
百十个人围上来,百十双好奇的眼睛盯着我,我算计这一场下来怎么也能挣八九块钱,于是我亮出胸膛,拿出架势来。
“表姐,快跑,开演了。”
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清脆圆润,歌声般冲出嘈杂的吵闹叫卖声,传进我的耳朵。随即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挤到我眼前,她穿一件鲜红的连衣裙,两只手倒背在身后,一双清澈无比的美目直视着我。
好漂亮的小妞啊,我心中暗暗赞叹。我收心凝神,将气运到手上,“咳!”一块砖被我劈成两半。小姑娘惊呼一声,直视我的目光流露出十分钦佩之意。
你上当了,小姑娘,这砖头是做过手脚的,自然,你天真无邪的目光是看不出来的。
“咳!咳!咳!……”十几块砖头被我一一劈为两半,每一块砖头断裂都赢得小姑娘一声钦佩的惊呼。
几年前第一次捧着盘子向人要钱,我脸发烧,抬不起眼睛,自觉霎时矮了半截。今天的我捧着盘子要钱心中已丝毫没有羞愧的感觉,只要能挣钱,骗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半圈转下来,盘子里堆满了纸币和硬币。
“快走,人家来要钱了,咱又没带。”
“不嘛,我要送他点东西,咱不能白看人家的气功。”
是那个小姑娘和她表姐的声音。
说话问我已转到小姑娘面前,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姑娘站在她身边,自然是她表姐,长得也十分漂亮。
小姑娘执意不走,她表姐见我来到她们面前,转身走了。嘴里还咕哝着:“少来这一套小孩子的玩艺,我早看透了。”
小姑娘倒背的手这时举到胸前,手里是一束五颜六色的野花,有粉红色的牵牛花。金黄色的苦菜花,蓝色的野菊花……
“对不起,我没带钱。这些花送给你,你表演的气功真棒。”小姑娘把这束野花轻轻放到我堆满钱的盘子里,飞跑着追她表姐去了。
望着小姑娘红色的背影,我眼中不知不觉充满了泪水。一个沿街摆摊表演气功的人谁瞧得起。很多人看完表演就溜走了,一分钱也不会给我。阅尽世态炎凉的我从未因为欺骗观众而自责。今天我却脸红了,盘子中这束盛开的野花仿佛清清的山泉洗涤着我心中的铜臭。
我想回家了,回到家,我要好好种地,再不干欺骗人的事了。
过了几天花儿干了,我把它们夹到我的气功书中,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我仿佛又看见了小姑娘那双明澈动人的大眼睛,它在监督我提醒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真诚地对待生活。
您知道,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农民了。
(选自《山东文学》)
这篇文章采用多个对比突出了小姑娘和那一束野花对“我”人生转变的意义:首先是“我”自己的心理变化,在遇见小姑娘之前,“我”仿佛阅尽世态炎凉,到处招摇撞骗,但自从遇见小姑娘之后,她的天真无邪让“我”开始真试而善良地对待生活;二是小姑娘虔诚地观看表演的态度与表姐对表演的不屑一顾形成鲜明对比,“我”的每一次表演都能赢得小姑娘钦佩的惊呼,而表姐却认为是早已看透的小孩子的玩艺,前后对比反衬出“我”招摇撞骗的卑劣;三是小姑娘送我的一束野花与盘子里堆满的钱形成对比。虽然追求盘子里的钱一直是“我”招摇撞骗的最终目的。但此时这一束不起眼的野花却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礼物,直至风干依旧封存,它不仅洗涤着我心中的铜臭,也时刻监督、提醒我善良真诚地对待生活。上述这种种对比作者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把自己心理感受的变化向读者娓娓道来,感情真挚,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