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723

[ 韩大卫 文选 ]   

诗歌中的河(1)

◇ 韩大卫

  未庄村有条河,叫提河。人们用提河水洗脸洗衣洗脚洗屁股,提河水清澈如故。
  梨小花来未庄村游玩了!不得了,人家可是本国国宝级诗人。小花渴了,问陪同的村长老王有没有矿泉水?老王说没有,全村喝水都是从河里打的。小花将信将疑,勉强喝了口,虽不甜感觉还舒爽。一时兴起要题诗。
  身边没有墨水啊。“能不能等等?”小花给了他一个白多黑少的嗔眼。
  老王灵机一动,呸的一声吐了口油亮的唾沫在手心,小花眯斜着白多黑少的嗔眼,蘸着唾沫提笔在边上的泥墙上写下:
  啊/提河/你真是/清蓝
  小花满意地看了看诗,一阵恶心,往河里一阵恶吐。“太不卫生了”,小花嗔怒道,随手丢掉一张面纸。
  老王瞅瞅诗,再看看漂着小花面纸的河面。心想,不卫生可以用河水洗啊,再说这就叫诗?!跟上四年级的儿子王二蛋的水平差不多,就是多了几道斜杠嘛。
  送走小花,老王缓过神来:人家是大诗人,说不定是个商机,把诗刻成碑,打造个旅游名镇。亚克西。
  老王的创意很快变成现实。人们慕名而来,都为瞅瞅这用唾液写的名诗。有名人来,就有更多的人来看热闹。在提河边拔地而起的,除了公园,当然得有商人闻风而动投资的工厂。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二十年后,大诗人携女故地重游,三岁孩童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河,还是“黄”河,兴奋得又蹦又跳。“阿嚏!”小小花揉了揉鼻子,阿嚏阿嚏阿嚏。市领导慌忙赶了过来,送到医院,诊断结果是:非典型性支气管炎。大诗人气得一跺脚打道回府了,留给提河一口鄙夷的唾沫。
  如今的王董又成老王了,没事就在提河边来来往往,唉来唉去。他看见前方的水面上漂起了一些白花花的东西。“呵!”是鱼,老天,有好几百条吧!老王乐了,自打退休鸟都不上门前拉屎,今儿馅儿饼还砸俺头上了?!
  第二天,《提河晚报》头条,未庄村13人食物中毒,2人不治身亡。
  科学家来了,来提河考察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一眼镜男突然对着自己的渔网惊叫,指着一坨黑乎乎的东西。一老外用蹩脚的中文嘲笑:“泥!真是……”黑东西动了动,是只小螃蟹。环顾四周,好家伙,整个河岸都在动。
  于是《提河晚报》旮旯里便又有了这么一条新闻:“国际科研团队赴提河调查生物多样性,称提河河蟹泛滥,当引起足够重视。”
  昨天我带着我的学生来提河写生。安顿好后,我有点尿急。回来看见他们吵开了。“青!”有人喊。“蓝!”又有人叫。不用说,他们在争论这河的颜色。
  我扶了扶自己的眼镜,不置一词。
  “别吵别吵,仔细看诗……”
  
  学校: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导师:袁爱群

诗歌中的河(1)
目录

  •  / 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