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点赏析
《野性的呼唤》,节选自美国近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所写的同名中篇小说,其透露出的主题,所表达的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冷峻思考,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启迪作用。节选部分,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广袤无垠、陌生而神秘的洪荒世界,那里环境险恶,到处潜伏着杀机,然而也充满了原始的魅力、激烈的竞争,甚至还有美好的梦想。就是在这样的荒原上,那只叫巴克的狼,那只被无边无际的烦恼困扰着的名叫巴克的狼,带领着它的家族,到处奔逃,以逃脱人类的追捕,但是最终由于妻子的倒下而落入了人类的包围圈,已经两天没有进食的群狼落入了人类设置的网罩。巴克虽然暂时逃脱但是并不能幸免于难,终于也倒在了人类黑洞洞的枪口下。一场人与动物的血淋淋的战争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有以巴克为首的狼们那充满野性的呼唤,那充满睿智的眼睛,那温馨的情爱,那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苦苦挣扎和种种失败的无奈;也有人类那贪婪的嘴脸,那狡诈的眼神,那肮脏的手段,那充满丑陋的灵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的思考是富有前瞻性的,给人的启迪是深刻和深远的。
纵览全文,文中的一些具体的物象,具有强烈的烘托作用和象征意义,如苍茫的阿拉斯加大雪原,荒原死寂的氛围,巴克和它的家族,狼们渴望的“祖先生活过的森林”,都是蕴意深远的。作者对巴克所处的环境进行了十分成功而又细腻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阿拉斯加荒原的广袤无垠、荒凉死寂、遍地黄沙、没有生机、陌生神秘、隐藏杀机,为主人公巴克的活动提供一个环境,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让这个充满了原始魅力、杀戮的环境成为人与动物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实现美好梦想的舞台,演绎出最后一幕波澜壮阔的殊死搏斗的悲剧故事;同时营造一种死寂荒凉的氛围,以烘托主人公英雄末路的无比悲凉的心情。你看,巴克在人类的逼迫下,已是走投无路,逐步恢复了它的野性,由温驯变得暴戾,并决定向人类进攻。文中很多地方烘托渲染了这一点。如写它们面临绝境时,“长长的一队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着遍地的黄沙,寥寥的几根枯草,远远望去就像乡间黄土地上那变黑了的河流”,这些让它们看不到一线的生机。“夕阳由血红变成枯黄,映着遍地的黄沙,给人除了荒凉还是荒凉的感觉”,读来让人觉得凄厉肃杀,毛骨悚然。在人类的枪口前,巴克“脑海里浮现出多莉血迹斑斑的腿、母亲那被人类从身上扒下的皮毛和人类嚼食狼肉时发出的心满意足的笑声”,这也体现了人类的残忍和巴克的悲壮。此外,杰克·伦敦描述动物世界里的生存和搏杀,还包含着象征和暗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和生存智慧的用意。
难点指津
一个是充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狼世界,一个是凶相毕露唯利是图的人类世界。面对这样两个是非错位的不同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对巴克这样的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的动物,人类为什么要这么凶残地斩尽杀绝?这个荒原不能没有狼,这个世界中人类不能缺少这样的伙伴,就像人类不能缺少食物一样,狼们也有生存的权利,人类有没有权利剥夺另一种生物的生存权?结尾处,巴克“完成了它一生最后的动作,顷刻间,血染红了沙”,狼们“发出凄厉的长嗥”,“它们记起了自己的祖先,想起了祖先生活过的森林”,这样的描写,留给我们的是永久而又深沉的思考,不只是杰克·伦敦和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们要思考,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考点训练
1.“野性的呼唤”有何深刻含义?
2.作品中荒原具有那些特征?文章这样写荒原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结尾一段,具有那些深刻含义?
附:参考答案
1.野性的呼唤,是狼群凄厉的嗥叫,是生物体对生存环境所做的抗争和呐喊,也是自然界至为残酷的生存竞争法则对一切生物的制约,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2.荒原的特征:这是一个洪荒世界,广袤无垠、荒凉死寂、遍地黄沙、没有生机、陌生神秘、隐藏杀机。作用: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一个环境,让这个充满了原始和杀戮的环境成为人与动物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实现美好梦想的舞台;同时营造一种死寂荒凉的氛围,以烘托主人公英雄末路的无比悲凉的心情。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