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1年第9期 ID: 136656

[ 郑沂 文选 ]   

作文指导:让学生“反观自我”

◇ 郑沂

  学生作文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写作过程的一个段落或对一篇文章的结果进行审慎的回顾、检查与分析。反思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要指导学生写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反观自我”,对自己的作文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作文反思能促进学生策略性写作
  人的学习是双向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反思”过程。要使学习有成效,不仅需要认识,也需要反思。长期以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更注重认知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反思过程,使学习变为被动,知识的获取变得抽象化、呆板化。作文教学也如此,国内作文教学弊端之一,是教师基本上把眼光集中在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上,很少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会写好作文的。作文教学更多考虑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很少思考学生是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不注重学生作文反思导致作文指导低效。
  作文指导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进行策略性写作:能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外在条件、自身水平,恰当地选择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有效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要真正学会写作,不仅要把握写好一篇文章有哪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这些方法“有什么用”和“怎样用”,就是说怎样将学到的方法变为自如使用的技能。作文反思,是学生将自己的写作过程当做意识对象,对其写作的心理过程进行回忆、思考、评价,能减少写作的盲目性、抽象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反观自我”,有利于丰富和积累写作经验,从而促进写作方法能灵活自如应用。
  (二)注重学生作文反思能促进作文教学流程优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习惯于教师出示作文题,讲有关写作技能方面的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老师批改作文并抽时间总结。这种作文教学的流程是:出示命题——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批改反馈。这种指导模式的弱点是:一是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师主宰着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二是反馈延迟。学生作文上交批改,至少一周以后才讲评,会弱化激励学生写作效果;三是指导低效。教师批改学生作文,负担很重,批改后学生未必接受并改进。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学生作文反思是把自己作文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作文的写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这有利于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它强化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使写作指导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由被动过程变为互动过程;它强化对自己作文的审视与分析的全程性,使写作指导过程的反馈由被动反馈变为主动反馈,由延迟反馈变为及时反馈;它强化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针对性和责任感,使作文教学过程由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的过程,使作文教学指导由一般化向个性化转化,由加负过程变为减负的过程。
  (三)注重学生作文反思能促进学生作品意识强化
  传统作文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写作中任务完成意识强,而作品意识弱。作品意识淡化,学生写作热情便衰减,学生不是将自己的写作当作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而只是特定时期的无奈活动。作品意识淡化,作文成为学生的应景之作,只求过关,不求完善,对文章质量没有更多追求。
  作品意识,是学生将自己的文字、作文当做自己的作品,“学生能将自己写的作文看成是自己生出来的孩子一样,就会努力呵护她,保护她、完善她”。学生如果有作品意识,他就会精益求精,将文字写得尽可能好。他就会不断叩问自己的文字,从多角度审视自己的文章,挑剔文章。作品意识的培植是从“审视自我”、“玩味文字”、“主动修改”开始的,而学生作文反思是三者的前提,没有反思就没有办法完善,没有反思就没有办法挑剔。
  二、学生作文反思培养要求
  反思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写作中,针对自己的作文实际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包括作文反思意识、作文反思内容、作文反思过程等要素的培养。
  (一)强化作文反思意识
  反思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写作活动开始前、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主动地对自己的作文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思考的心理需求。培养反思意识,就是要解决要不要反思的问题。促进学生作文反思意识的形成,必须明确:反思不一定是在写作后进行,而是写作前、中、后都可以进行;不仅是作文出现错误的时候需要反思,为了写作更优秀,作文成功的时候仍然需要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思辨性的“苦思冥想”,它是与写作联系,应该包含对作文的修改和完善;反思不是对自己作文的独立思考,不排除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学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反思;反思不是只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视,它需要作文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只有如此,反思才深刻。
  (二)把握作文反思内容
  反思内容,就是学生在写作中,知道自己要通过哪些路径,从什么方面分析自己的写作及其文章得失。探讨作文反思内容,就是要解决作文反思的切入点在哪里。应该说,作文牵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作文反思内容主要有:一是从写作顺序反思。有无清新靓丽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有无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点明主旨的话是明确主题必须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要让人越是回味无穷。二是从写作技巧反思。语言运用是否得体,遣词造句是否明白通顺,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举例是否恰当,切合主题,具有说服力;文体结构是否合理,不同文体,写作结构不同,是否根据文体来谋篇布局;首尾是否呼应,结尾照应开头,并略有深化。
  (三)明确反思过程
  作文反思不是简单对写作过程进行回顾或回忆,它是要围绕“我做了什么——我做的有效吗——我做的本身合理吗——我还能怎样做”这个问题链,探讨文章的优化,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一个完整的反思流程:一是提出问题。通过对写作与作文的实际感受,意识到自己作文中问题的存在;二是观察分析。针对问题反复琢磨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思考作文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三是提出新思路。根据分析,提出作文构思与写作的新想法、新办法;四是实践验证。根据新思路,重新写作或修改文章。
  三、学生作文反思培养策略
  (一)写作文后记
  写作文后记是学生针对教师对作文批改、讲评,学生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写出反思的文字。写作文后记,是一种能使作文反思目的明确,反思内容全面,反思流程完整,反思效果深入作文反思策略。作文后记记载的内容主要有:一是记录文章的优与劣。即根据教师的批改和讲评,分析自己文章的优点所在,弱点有哪些,并简略说明理由;二是记自己的感受。即就教师的评语,结合文章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理解,可以正面理解教师的评语,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三是记写作的灵感。即经过教师的评讲,记录自己对本文章写作又有哪些新的思路、新点子;四是记修改方案。学生从教师的指点中寻找作文问题,并提出文章修改的思路和办法。
  写作文后记要注意以下问题:写要及时,在教师批改、讲评后就要马上写,否则影响学生对作文感受,会使反思浮在表面;写要重点突出,应该说作文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写后记的内容,但要想使反思深入,可以针对其中感受深刻的一个方面,或针对自己问题严重的一个点来认真分析与写作;写要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写是为了更好促进反思,也是思考的体现,因此作文后记必须是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原因的基础上来写,这样的写才有价值、才能深刻;写要形式灵活,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全面记录写作的问题,也可以只记录其中一点,可以用提纲办法写,也可以以文章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