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应考准备的帷幕渐渐拉开,人们又在谈论高考作文的评价问题。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可以获得高分?评卷老师凭什么给高考作文打高分?有人说:高考作文迎合了评卷老师的口味就可以得高分,没有迎合评卷老师口味的就“倒霉啦”得低分;有人说高考作文只要准备一个作文模式,死记硬背一些材料,考试时套上去就可以得高分;有人说评卷老师评卷时只是看作文开头和结尾,中间不仔细看的,所以开头、结尾写好了就可以“蒙”得高分……
这些说法都是捕风捉影的,都只是关注了作文评卷的外部原因而没有关注作文本身的内部原因。高考作文获得高分与否不是外部因素起作用而是高考作文本身的优劣起作用。那么有人会问: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得高分呢?从高考作文评分要求看,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安排、材料使用、语言特色、卷面书写等是基本的要素。但从更高层面看,获高分的高考作文应该有其优秀的品质,而这个品质是从作文中体现出的优良特性。
品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⑴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的本质;⑵物品的质量。第一个解释是对于人而言,第二个解释是对于产品而言。文章的品质呢,是指文章内部所以体现出的整体的特性。具备优秀品质的文章体现出的是优良的特性,而这个特性是可以品味出来的。当你读了一篇文章后会马上感叹:这是好文章!这个“好”就是对文章优良品质的判断;当你读了另一篇文章后会说:没有味道!这是对劣质文章的判断。2009年湖北一位高考考生的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教师们评为2009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评价是:“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而2009年四川省一位考生用了古文字(类似甲骨文)写的一篇高考作文《熟悉》并不被看好,说明什么呢?说明真正优秀的高考作文不单单在于形式而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相得益彰。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酒”就要“香”,其“香”就是酒的品质。文章亦然,好文章就要美,让人百读不厌。高考作文也要美,要让评卷老师阅读后产生愉悦美,或如沐春风,或如闻花香,或如尝鲜果。如果评卷老师阅读高考作文时“如吞苍蝇”,产生厌恶感,这就说明这篇高考作文没有优良品质而不被喜欢,那评出低分也是“名副其实”了。实际上在评卷过程中经过第一评和第二评的高考作文基本上可以选出优劣来,到“第三评”的高考作文,鲜有好作文了。那大多数是问题作文,或者是另类作文,这些高考作文基本上失去了好品质。
还原高考作文的本质,那么真正优秀的高考作文的品质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一篇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寻求答案吧。
《不要被安逸的大伞遮住忧劳之心》(全国语文高考第一卷)
鸟,栖于树枝之上,即使有巢穴也要振翅开辟新的天地;人,活于尘世之间,即使有逸室也要展开双肩支起人生。大树的荫蔽夺取雨露,安逸的大伞阻滞前进,人活于世,应当有一颗忧劳之心。
比起平原上秀颀的树木,石缝间的苍松更显得苍翠挺拔;比起温室中的花朵,沙漠中的花朵更加妖娆,比起安逸享受的无为人生,自己争取来的成功更显价值。
历史上的朝代一代代更迭,名门望族走马灯般变幻,家境五代不衰,便成为治家有方的美谈。满清的八旗子弟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曾经在马背上骁勇善战的部族,在成为统治者后,自以为江山固若金汤,便骄奢淫逸,享受着灯红酒绿的腐化生活,殊不知在享受前人留下丰厚财资时,也在为自己的灭亡打下基石。
富甲一方如何,位高权重又如何?歆享着这些不费吹灰之力继承的“鱼”,缺少让人忧劳的“鼠”,亡身灭国只是早晚之事。
镭的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而更让震惊的是不久后钋的再次发现,两次诺贝尔的殊荣都降临在她头上,不是幸运主的特意光顾,是她忧劳之心永不停歇的最好证明,居里夫人,不仅仅是科学界的巨人,也是人类思想的先驱。面对镭的发现,她已有享之不尽的荣誉,已有享受不尽的锦衣玉食,而她对科学研究却从未贪图安逸过,镭的无偿奉献,奖金的投资建设实验室,她丝毫不在乎,她用对科学的忧劳树起一座人格丰碑。
名誉在身如何,世人推崇的敬意又如何?面对摆在盘中可以享用的“鱼”,居里夫人用对科学的忧劳再次书写奇迹,那是她保持一颗灵动之心的根本!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之志,中年奋进,澎湃雄国之心,青骥奋蹄向青山,老马信步小众山,如今他的心血已与蓝天的战斗雄鹰融为一体。宋文骢,一个已步入中老年的科学家,仍用一颗忧劳之心惦记着祖国的安危。天安门广场上歼10战斗机的飞过,画下的不仅仅是祖国已经强盛的事实,更是对在日益强大中国中仍存在奋斗崛起身影的敬意!
已经强大如何,已经繁荣如何?宋文骢面对已蓬勃的科技之势,婉拒“鱼”的安享,活在中年,他仍用忧患之心走在路上!
再多的钱财,安逸享受也会坐吃山空;再安逸的条件,不忧劳拼搏,也会成为过眼云烟;再成功的人生,不忧劳奋进,也会被安逸蛀空。
用忧劳支起人生,莫让安逸大伞遮住身心!
这篇接近900字的考场作文给人的冲击力是“美”, 它通过审题准确、立意深刻、结构完美、材料典型、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等要素展现出整体的优良品质。具体体现在:
一、文章的思想品质美
高考作文获取高分的第一要素是审题立意,审题指根据材料或题目选择准确的写作角度,立意指作文表达的核心思想。审题是作文的大方向,立意是作文的灵魂,审题和立意表面上是作文的技巧问题,其核心是考生的思想问题。即考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问题,是考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取向问题。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卷作文是“漫画作文”。 漫画中四只小猫共餐,第一只已吃饱,抚着便便大肚,心满意足,一副别无他求的神态跃于脸上;坐在中间的两只猫,对第四只猫不吃盘中鱼,反而离座追逐地上的老鼠,指手画脚地嘲笑它:“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什么老鼠!”尽管对这幅漫画的解读可以“见仁见智”,但总有个“中心角度或重要角度”————
1、从整幅漫画的寓意立意:
①居安思危,忠于职守,不能忘本(本职、本色、优良传统等);
②要自食其力,不要坐享其成;
2、从坐享鱼食的三只猫的角度立意:
①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优良传统;
②逸豫可以亡身;
③不作为者可悲,嘲笑有作为者可耻;
3、从坚持捉鼠的猫的角度立意:
①坚持自己的正确做法(只要做得对就不必管别人说什么);
②鱼和老鼠可以兼得;
4、从提供猫食者的角度立意:
剖析“坐享其成”现象的成因。
上面列举的高考作文《不要被安逸的大伞遮住忧劳之心》立意取的是“要自食其力,不要坐享其成,逸豫可以亡身”。文章从历代兴亡的古训到现代人的拼搏成功,无不证明了这一历史的定律。文章得出的结论是:
再多的钱财,安逸享受也会坐吃山空;再安逸的条件,不忧劳拼搏,也会成为过眼云烟;再成功的人生,不忧劳奋进,也会被安逸蛀空。
用忧劳支起人生,莫让安逸大伞遮住身心!
从文章中不难看出这位考生坚守了传统的价值观,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己对人生的奋斗和成功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样的考生思想深沉,见解深刻,比起那些赞同“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光芒是何等的耀眼。这就是文章的思想品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