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简述了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前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从中探究出一些命题规律,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复习方法。全文主要从“看清路标——谙熟《考纲》和《说明》”、“察明路况——分析试题,掌握规律”、“检查车况——了解学情,适时修补”等三个方面对“抬头看路”这一备考方略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高考 备考 方略
高考备考,事关高考成败,备受高三师生重视。怎样备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据其二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认为:高考备考,既需要埋头拉车,也需要抬头看路。因为一切蓝图,如果没有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真抓实干,都只能是水花镜月。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就有可能偏离方向,与目标渐行渐远,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最终事与愿违。因此,高考备考,更需抬头看路。
笔者认为,抬头看路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辨明路标——谙熟《考纲》和《说明》
路标,即指引路径的标志。出门远行,须先辨明路标,找准方向,否则,就会岔道迷路,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高考备考犹如一次出门远行,在出门之前,也必须辨明路标——即谙熟《考纲》和《说明》,因为“纲”、“举”才能目张。
《考纲》从考试性质、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等五个方面对高考作了较为全面的诠释,深入了解《考纲》进而谙熟它们,就会对高考语文考查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复习起来针对性就强。
下面着重对《考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作一个简述。它分为五个模块和五种能力层级。
模块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要求考生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表达技能。
(1)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这是必考点,一般是第1小题,占3分,以多音字、形声字和形近字的读音为重点)
②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这是必考点,一般是第2小题,占3分,主要考查的是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
(2)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选考点,近两年主要在文言断句中出现)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是必考点,一般在第3小题,占3分)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共六种病句类型)。(这是必考点,一般是第4小题,占3分,时常在第六大题中还会出现修改病句)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这是选考点,一般出现在第六大题中)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六大题中,重庆市自主命题六年来,年年都考了仿句题,这两年还考了变换句式题)
⑥正确应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共8种)。(这是选考点,一般同仿写题结合考查)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六大题,以连贯为重点)
模块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要求考生能识记文学常识(2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4分)。
识记(A)
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重庆市限定为9篇古典散文和28首古诗词)。(共6分,在第13小题中出现,一般是文学常识2分,中、外各1分,名句散文占两句,诗词占两句,各2分)
模块三:古代诗文阅读
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是必考点,一般在第8小题,占3分,以一词多义为主,也涉及字词的通假、活用)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共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这是选考点,前几年必考,近两年未考)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是选考点,一般与翻译题结合考)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必考点,也是重点,一般占8分左右,出现在第11小题)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9小题)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0小题,占3分)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选考点,一般同(2)②结合考)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2小题第①中)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2小题第②中)
模块四:现代文阅读
要求考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5小题,占3分)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4小题,占4—6分)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6小题和第15或16小题,占9分左右)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是必考点,重庆试卷连续四年都考过,一般出现在第15或16小题,占4—6分)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选考点,有时与(2)①结合考)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7小题,占6分左右)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是必考点,一般出现在第7小题,占3分)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是选考点,一般出现在第15小题或16小题,占6分左右)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选考点,一般同(2)⑤结合考)
模块五:写作
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这是必考点,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大头”,占60分,既要求考生作文的就位入格——审题、立意、合体、选材、布局,又鼓励考生勇于创新,张扬个性)
而《考试说明》是重庆市招办根据当年全国的《考纲》,对重庆市的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一些考点作出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
我们除了要谙熟当年的《考纲》《说明》,还要仔细比较它们与上一年有无变化,如果有,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有变化的地方,在当年试题中就会有体现。比如:2002年《考纲》中取消了“默写名句名篇”这一考点的星字符号,当年就考了这一考点并延续至今。再比如2004年《考纲》中取消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星字符号,当年就考了这一考点。再比如2007年《考纲》在语言表达中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当年试题也有所体现。
二、察明路况,降低风险
不同等级的道路,应采用不同的车速行驶,否则,就容易出车祸。高考备考亦然,其路况就是前几年高考试题及由此探究出的一些基本规律。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六年来试卷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用以指导学生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庆市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走过六个年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