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11期 ID: 93976

[ 兰鲜凤 文选 ]   

论李宗科杂文的写作特色

◇ 兰鲜凤


  李宗科辛勤笔耕多年,在经历了坚持不懈的艰苦创作之后,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杂文集《不说白不说》,成为了文学桂军的一块新基石,丰富了广西文学创作的园地,为广西的文学创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宗科认为当今杂文难写,因为真正的杂文应该是鲁迅所说的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也是“投枪”。虽然难写,但是他还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伏案坚持写作,甚是难能可贵。作者不但写作杂文,而且对杂文写作还严格遵循自己的原则:“写杂文一要关注国计民生,二要独立思考,三要有胆识,四要仗义直言。”这里的“国计民生”应该视为作者杂文写作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杂文作家应该关注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事情,为老百姓服务。而“独立思考”“有胆有识”“仗义执言”应视为作者作为一位杂文作者所要坚持的操守。正因为不想写“口水文字”,也不想成为“喷嚏文学”中的一员,坚定了李宗科走写杂文的创作之路,因为他要为老百姓“仗义执言”。
  杂文集《不说白不说》虽是作者的第一部杂文集,文笔稍有稚嫩之感,但从中已可以看到其杂文写作的情感与才气及杂文写作的实力,同时杂文写作的特色也已凸显了出来。
  
  一、农村基层干部独特的杂文写作视角
  
  (一)善写基层官场
  我读李宗科的杂文,首先感受到的特点就是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不说白不说》中的一百多篇文章,字数大都在一千字左右,篇幅虽然短小,但内容并不浅薄,而是短小精悍,特别凸显了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作者充分发挥自己基层干部的优势,特别对基层机关单位的官场有深刻的认识,把自己在基层工作获得的生活经验写入文中,既深刻又犀利。例如《过把官瘾》只用了不到五百字,就把当今一些拜官主义的人的嘴脸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文章的立意大多以小见大,由远及近,由一点到全面,由个别到一般。作者在文章中常常是针对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论点,甚至是一两句关键的话加以具体分析,引申出一个大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使人豁然开朗。如《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以一句时下流行的话引出论题。论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表现,说明它是社会的毒瘤,接着论述它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它的危害性,由此论述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再如《另一种“三陪”》则是道尽了当今一些领导干部心中的“苦”——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陪上级领导开会”“陪上级领导下乡”“陪上级领导吃饭”的“三陪”上了。作者担忧,如此“三陪”下去,这些领导干部哪里有时间来“执政为民”呢?文章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领导干部要求及时改变工作作风的重大问题。展示出一个基层干部有胆有识,仗义执言的精神风采。
  
  (二)关注基层民生
  《不说白不说》的取材也是相当广泛,虽然只有一百多篇,但取材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都被作者纳入笔下。有纵论时政的,如《植树总结》、《另一种“三陪”》、《数字的呼吁》就批判了某些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质问李乘龙》、《腐败越来越厉害了吗?》、《反腐败就是要用重典》等批判了某些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有点击过生活方面的,如《教书杀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再富不能富孩子》等对中国的教育发表自己的见解。《“到此一游”何时休》、《导游的品位》、《一名个体医生的遗嘱》等呼吁中国人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操守。有关家庭的,如《和平与战争》的等。有批判假新闻的,假广告的,有对文艺界种种不良现象的批判,如《流行歌曲五大弊端》、《娱乐的泛滥》等。也有对中国人非常关心的足球的进行评论的,如《国人的雅量》、《女人何须怨足球》、《也谈“他妈的足球”》等。又如《赞美何祚庥》以何祚庥揭穿王洪成。“水变油”的弥天骗局这件事,既赞美了何祚庥决不盲从,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同时又极力呼吁社会上多一些像何祚庥这样的人,以揭穿当今形形色色的骗子的丑恶面具。文章的立意明确体现了由一点到全面,由个别到一般的特点。既议论国计民生,又鞭笞官场腐败,讽刺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陋习。它包含的内容涉及社会生存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思想、教育、人生等,在给读者提供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人们的智慧,开阔了眼界。但所有这些题材都是立足基层,关乎基层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示出基层干部与民同在的情怀。作者在选材中还注意“大中取小”,尽量地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选取一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点,或者一个侧面,经过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深刻意义。突出基层干部忧国忧民的思想特色。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针对教育、培养子女问题,选取当前社会父亲教育孩子的种种表现加以分析,认为父亲的教育偏主要表现为“只爱不严”“重智轻德”“只给钱不管”,字里行间表现了要正确教育、培养子女的重大问题。
  
  二、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
  
  (一)既有犀利的抨击又有温和的批判,还有杂文写作中少有的赞美。
  当今社会,由于传统文化的因循和消费社会的出现,使很多人形成了追求轻松快乐,享受人生的思想,这也使一般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勇气。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在一个存在多种复杂病症的社会中,更需要有质疑精神、有批判责任的杂文作家。李宗科正是这样一位有着质疑精神和批判责任的杂文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上乌七八糟的现象都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官员的腐败,制假售假等,更是他抨击的重点。他往往在批判社会中一语中的,揭露时弊则不留情面。如《反腐败就是要用重典》一文。作者论述了反腐败必须用重典的几个理由,认为重典反腐败可以遏制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而且腐分子其最罪当诛,用重典反腐败可取信于民。文章行文辛辣,痛快淋漓。在抓住事物矛盾本质的同时,一针见血,直刺问题的核心。又如《看上去很美》、《生活在危险之中》等文章对假新闻,假艺术,假冒伪劣产品的制假者进行猛烈的抨击,文笔犀利。
  对这些涉及犯罪的行为,作者采用的是犀利抨击的笔法,而对于那些虽然没有涉及犯罪但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的行为,作者使用了温和的批判笔法,在批判中有劝告的成分。如在《植树总结》中,作者通过几个总结,批判了当前政府部门盛行的夸浮风。一个自然村的植树总结,写的是全年植树2万株。乡政府的植树总结则被改为20万株。乡政府的植树总结中写到全乡全年60万株,而到县政府的植树总结则改写为95万株。县政府的植树总结写全年植树950万株,到了市政府的植树总结了则被改为1050万株。文章启示我们思 [##] 考:最基层的总结数字也许是真实的,而到了上一级,却都不同程度的被夸大。这样层层夸大是为什么呢?是邀功,增加政绩?植树的数目都这样夸大,其他呢?粮食产量,副食品生产……这样联想下去,不禁冒冷汗:各级政府的总结报告有多少数字是真实的?中央的政策就基于这些不真实的数目而制定的吗?同样在《数字的召唤》里,一些本应精确的数字却被人为的改动,只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为了获取一己的私利。批判中有奉劝,是温和的批判。但是,这些文章也显示了批判的力量,作者用文字的银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毒瘤进行深入的刺穿,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自己的杂文中讴歌正义,倡导文明,追求诚信,也是李宗科的不懈努力的所在。如《赞美何祚庥》讴歌了何祚庥这位院士坚持正义与真理的精神,呼唤我们的身会多一些像何祚庥那样的不盲从,敢于坚持正义、真理的人。《张桂平给我们的启示》指出张桂平能在“赖昌星走私案”中独善其身,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一是要守法,二是不要贪图财物,三是要多读书,四是要冷静观察”;同时呼吁人们要坚持良好的做人准则。另外.如《浩然正气说》、《学会宽容》、《拒绝沉沦》等或宣扬正气,或赞美宽容或追求良好的生活品格,有一种从正面激人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单一的批判性杂文所不能也无法代替的,体现出作者既使用批判的武器,也重视赞美的力量。
  
  (二)温和善意的讽刺和不动声色的幽默。
  李宗科的杂文十分注重运用讽刺与幽默的笔法来达到自己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创作目的。他把杂文当作漫画,运用讽刺与幽默的笔法使读者能够悟出自己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增强杂文的感染力、可读性。《不说白不说》中的杂文通常把社会习见的,不足为奇的,但却是不合理的,可悲的,可鄙的,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而予以辛辣的讽刺,让人们在开颜一笑中否定这些东西。如《说“亲自”》一文,开头写“亲自”一词的出名来自一个笑话:一个当兵的在厕所碰见领导,为了表现自己非常理解领导工作忙,为了表现对领导的尊敬,于是对这位领导说“您亲自上厕所啦?”;接着说明“亲自”本是一个意思简单明了的普通词语,而今竟成了有权有势者的专用词;然后列举了许多在不同场合领导专用此词的事例与语句,对其可笑可恶之处进行辛辣的讽刺,读之令人捧腹之余,又不得不沉思。又如《孔乙己外传》借孔乙己之名,讽刺当代一些知识分子沽名钓誉,为一己私利丧失文化人格的可鄙可恶。不过李宗科杂文的讽刺大都是温和的、善意的,有同情的因素在里面,分寸恰当,尖而不恶意伤人,目的是希望被讽刺者改善改过,而不是打倒他们,这和批判的笔法有所不同。
  而《女人是一所学校》则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幽默才能。这篇杂文不动声色,一本正经地把女人誉为男人必须就读的一所学校。然后分论这所学校常设的考试科目,收费项目,开放的课程,教学质量等,文章文笔活泼,趣味深长,常常引人发笑,却使读者在笑声中悟出道理,其幽默的笔法在流畅,生动,活泼的论述中显露无遗,使读者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又获得艺术的享受。同样的幽默笔法在《戏说女人》、《我不上当》、《国人的力量》、《女人何须怨足球》等篇章中也得到贯彻。
  李宗科在自己的杂文《不说白不说》中“讲直话,说实话,玩幽默,搞讽刺,有感而发,不平则鸣,横挑鼻子竖挑眼,粪土当今万户侯。”表现出独立思考,坦诚直言的勇气。他用自己的真诚的心去写作,敢于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好即是好,坏就是坏,不粉饰,不美化,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嘴说心里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思考过的,自己相信的话。所以,他的杂文似乎已经把你想说的话痛快淋漓地说出来了,读之觉得有味,有趣,有同感;同时也让你在轻松之余长见识,受启迪。作者在杂文创作的路上风雨兼程,既感慨写作的艰难,又享受着写作的快乐。但愿他继续这样坚持自己杂文写作的原则,继续不断磨砺自己的文笔,为读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论李宗科杂文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