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8期 ID: 78756

[ 李冰梅 文选 ]   

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 李冰梅


  语文课,是一个人学习自己祖国语言和文字的课程。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往的“听话教学”与“说话教学”合并为“口语交际教学”,这一改革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重点。在现代化社会中,口语交际是实现社会沟通的基础、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而这种能力在中学时代就应该培养出来。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要求的总体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这个目标听上去很实际、很明确、但也很笼统。虽然口语交际教学开展了几年,但由于教学效果比较难于量化,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很大,许多学校和教师就淡化了口语交际教学,忽略了口语教学的真正意义。在2004年《中学语文教学》。关于如何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讨论中,多数教师赞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但不知如何操作和实施。2005年7月初,美国圣安中学的师生来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中国文化,在给这个班上课的过程中,笔者对美国中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希望对我国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启迪。
  1.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求
  美国中学生出色的交际能力与美国教育体系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强调是分不开的。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个门类:语言文学(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四类课程的基本升级要求(promotion benchmark)是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展示运用能力,否则不能升级。语文课对语言能力(Ian-guage proficiency)的要求体现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
  美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在美国的教育中讲演能力一直备受关注。早在1914年美国成立了“演讲交际协会”( eech Communica-tion A ociation)后改成“全国交际协会”(NationalCommunication A ociation),简称NCA,由该协会负责成立了“评估和测试委员会”(Committee on As-se ment and Testing),即著名的CAT。上个世纪70年代该委员会受美国教育部委托制定了一套针对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估体系。到了90年代许多专家建议把这套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作为全国性的一个教育目标,以便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及学到了什么程度”,其评估体系必须是准确的、可比的、合适的、具有建设性的。在CAT的指导下,NCA制定了一整套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估体系,如“功能性交际评估”,“口语交际技巧的规模性评估:从幼稚园、小学、初中到高中”,“高等教育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估程序及评估手段”等,对口与交际能力进行多等级的评估。每年至少要对幼稚园、小学4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四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测试一次。评估的成绩用来诊断学生优点和弱点、改革教学策略、确定学生升级或留级、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的专业和职业等。由此可见美国教育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高度重视。尽管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估体系对于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标准,但基本内容包括言语和非言语方面。该体系要求接受评估者能在多种情景中完成交际任务。情景的设计有公众面前进行演讲、参加小组讨论、人物访谈、人际交流等。评估的标准是看学生在参与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表现能力、对他人话语的理解能力、打破沉默气氛的能力、参加交际活动的态度、对交际活动的准备等方面。评估的成绩由几个方面构成:以有资质的评估员的评估为主,同时听取在场的听众、其他小组成员、交际对象的意见,也可以参照被评估者自己提交的自我评估报告。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估属于整个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的中学是连贯性的分级制。初中六至八级,高中九至十二级,对每一级的评估标准都细化在“口语交际技巧的大规模评估:从幼稚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规定中。这套评估标准即促进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也为该课程提供了指导性的教学方针。美国的许多中学都开设了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的课程,如演讲与修辞课、辩论课、语文课(即他们的英语课)。有的学校专门开设口语交际能力这门课。这些课程都围绕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每学期培养的重点不同。
  2.美国教师口语交际施教方法
  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语言学习上很多教师采用“听说教学法”,主张通过“刺激一反应一强化”这一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这一方法的实施让教师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讲解者,二是参与者,三是辅助者。如今这种理念已被西方很多国家的教育者所接受。这种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负责;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负责。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或相关的课程教学中,美国中学教师通常从下面几个方面教授与组织教学:
  1)制定出有效口语与视觉交际原则;
  2)教授学生如何寻找交流话题;
  3)教授如何为话题找出多种论点和论据;
  4)教授如何清晰地、富有逻辑性地组织信息;
  5)教授有效传递信息原则;
  6)教授分析性听话的技巧;
  7)制定小组中积极互动原则和建议解决问题方法;
  8)制定积极活跃的小组活动能力展示原则;
  9)确定交际活动形式。
  在明确上述方针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是口语交际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同时又是观众和评审员。他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去掉羞怯心理,培养学生当众即兴组织语言、表达观点、陈述事实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方式
  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不是语文课教学的点缀,它有独特的训练模式,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以下是美国中学常用的几种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方式:
  1)辩论式
  这种方式首先给学生确定一个带有争议性主题,让他们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矛盾的焦点,然后把学生分组,可分成大组或小组。分小组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进来,分大组的目的是让参与的学生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自己,接受更大的挑战。辩论中的交际双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陈述完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听清楚并抓住对方的概念和词语的使用、论点的合理与切题、论据的准确与 [##] 充分;评判可以由教师或者选举出来的学生担当。这项活动给学生的思维刺激最大,因为他们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知识储备调动出来,用语言和逻辑把它们组织起来,在他人面前展示出来。
  2)演讲式
  演讲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就某个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演说,它是集中展示个人口才的最佳方式。演讲中有演讲者对问题理解的深度,有语言技巧的运用,有个人魅力的展示。一般来说演讲者事先做一些准备,在演讲中要和听众形成互动。为了使自己的演讲贴近听众,语言要有亲和力,用词和风格要符合听众的需要,有扇情的效果,有征服力,演讲才会获得成功。
  3)访谈式
  对于一些大众性及共同关心的话题采用访谈式。采访的对象可以是与话题相关的老师、同学或有代表性的其他任何人。采访的过程一般是一对一。采访者必须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出现在被采访者面前,使之有一个愿意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语言使用中讲究亲和力,抓住对方的心理,巧妙地组织语言,用精练的语言让对方说出真心话,锻炼语用能力。
  4)咨询式
  课堂上模拟现代生活中各种咨询活动。咨询的内容可以是主题性的。这项活动要求被咨询者尽可能了解某一方面尽可能多的知识,咨询者则学会提出各种问题,以便了解该方面的知识。
  5)答辩式
  该项活动是把学生分成两组,教师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让两组同学按照正方和反方的模式进行答辩训练。答辩式有益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一个人思考的深度,能够有条理地、有说服力地回答问题体现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主题讨论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们围绕该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的规模以能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为准。
  7)戏剧表演式
  选择著名的戏剧片段,或者让学生把语文课上的故事性较强的章节改编成短剧来表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体验角色的交际作用,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8)分段讲授课程
  对于高中高年级的同学,可以采用与教师共同完成一部分教学的方式。教师把课程中的某些章节交给学生,指导他们如何准备教学、如何组织教学。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学生登上讲台,向其他学生教授他准备的这部分内容。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和其他学生给讲课的学生作出教学反馈,以便下一位同学在完成同样的任务时改进。
  以上几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交际活动,从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美国中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社会生活离不开交际,而交际的最原始、最基本、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口语交际。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口语交际能力有关,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阶段是初中和高中。事实上,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困难,难的是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加以实施。美国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采用的具体方法,学生们的表现,能够给我国目前开展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积极的启示。
  我国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也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语文课上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通过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型学习。为了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教学的互动,教师应立足于语文教材中提供的话题,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借鉴美国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可行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虽然我国口语交际教学还十分薄弱,但是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和整体教学思想已开始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起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速,全社会对于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形成一个规范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它关系到学生朗读演讲的水平,交谈辩论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模式的培养等。如果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口语交际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种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美国口语交际能力成功的培养模式提醒我们,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40089

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