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第12期 ID: 361101

[ 陈仕新 文选 ]   

“以学定教”引领下的学生自主评价策略

◇ 陈仕新

  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以学定教”理念,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良好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升学至上的价值观的支配,对学生的评价只单一地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评价上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主动发展?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进行自主评价,使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并通过激励学生自主评价,使其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和主动发展者。
  一、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使学生敢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必须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接过去的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评价的价值观,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学生自主评价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培养自主评价的意识以及自我评价的习惯,当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教师应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同时注意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如《在山的那边》一文教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的:讨论关键句: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一位女同学重读了“一次又一次”和“一次次”这两个关键词,她读得很认真,也很有自信。当她读完后,我紧接着说,“你有评价自己朗读的优先权,先请你自己评价一下吧!”于是她开始评价起来:“我把表达诗人对命运抗争的精神读出来,并且加重了语气。”我随即加以评价:“很好,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不过,除了加重语音外,老师认为声音的长短高低变化更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不信,你再试试看!”她又开始试读起来,我请她自己体会,其他同学也一样感到这样更能读出作者在一次次失败之后重新树立信心的勇气。
  在这个朗读评价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而我只是导引,与学生作平等的交流,在这种和谐的心境下学生就跃跃欲试了。由此可见,在课堂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下放,评价首先由学生自己作出,同时教师和其余学生可以予以热心反馈,这样更能提高学生评价的效果,使学生获得鼓舞、鞭策,从而调动其评价的积极性。
  二、 营造和谐氛围,拓宽自主评价的时空,使学生乐评。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应提供足够的思考和学习的时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评价往往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以发展,而过早地单一评定,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都会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受到抑制。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先不急于作评价,而是让学生讨论、争议,这无疑给学生更大的评价时空。
  如教学《孔乙己》,通过初步阅读,就文中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并没有简单地根据教参立即给予明确,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交流中他们互相分享各自的成果,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下课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由此可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依据教学实际,优化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善评。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教师先要“导评”。结合教学实际,启迪学习思维,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优化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发展。以《观舞记》的教学为例,来尝试学生自主评价过程的优化。
  1.对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教学《观舞记》时,我和学生们利用早读时间,经过三遍以上的预读,师生共同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文化素养。③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④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⑤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来描写优美的舞姿和心灵的震撼。
  以上目标,将分两课时逐层落实。因为行为目标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参与编制的,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都很投入,对每一个学段的学习皆认真对待。这样制定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自主评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
  2.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进行自我评价。学习的过程既包括群体学习,也包括个人学习的过程,小组行为会带动个人学习,个人行为也将对小组的学习进展产生直接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中,当教师把任务分配后,学生们的反应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内容是否关注、理解,是否形成认识期待等。对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可以采取定量的评价形式,制定随堂记录卡评价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自主、合作的学习状态。表格项目有:①承担的具体任务。②完成任务的主动性。③小组讨论中发言情况。④与同学合作情况。⑤提出什么积极建议。⑥查阅了那些有关书籍和资料。⑦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⑧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⑨对自己活动中最满意的事情。⑩收获最大的。
  通过自评学生获得个人反馈,对自己的学习形成一个正确的态度、评价,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也有利于教师据此来评判学生的收获与成长。   课后反思自评表的内容包括:
  ①我对这堂课的看法。②我参与最多的时候。③我参与最少的时候。④我参与多的主要原因。⑤我参与少的主要原因。⑥我仍然存在的问题。⑦我想做的变动。
  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总结反思自己的个性化行为,不断鞭策自己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同时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成长记录袋,激励学生自主评价的动因,使学生勤评。
  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策略,它记录着学生成长过程的成功与挫折,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平常我总是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记录、发现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等。可以说成长记录袋记录下了学生成长的“故事”,它贯穿和融合在整个学习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所以它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反思——再评价——提高”,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从而不断地调整自我,更好地把握自己。使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成长。如在我所带的班级中,班里都会定期举行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活动,有静态的展示,也有动态的评比。当你走进我们班时,你会惊异发现,在教室的墙壁上,在最醒目的地方,老师和学生们把成果袋布置起来了。每个同学还起了不同的名字:展示天地、表现自我、硕果累累、成长的足迹……这些激励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产生美好的愿望。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定期加以更新。对于选择的或更新的内容,要求学生给予一定的说明。
  如在《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写作这一环节活动中,我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当地的“十八孔水库”的风景然后进行描写。结果学生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不断放入新的作品以代替旧的作品。此时,我就引导学生说明理由,阐述进步原由。其中的一位同学这样说:“以前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只是感觉很有趣,头脑中并没有什么特殊印象。通过这个单元朱自清《春》的学习,我懂得了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去呈现当时的情景;而《济南的冬天》《夏感》等文章的学习,又使我学会了从色彩、形态、气势及水质、水的光泽等多角度去感受,现在我对这里的感觉是:舒适、自然、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而我及时组织学生在班上对这些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自己作品的特征、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等。
  总之,学生的自主评价贯串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苍南县马站镇第一中学)

“以学定教”引领下的学生自主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