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不仅是语言运用考点中考查面最广的一种试题,而且也是常规题型中最富创新特质的一种试题。综观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7道成语试题,呈现出如下四大看点:
一、语料——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的语料非常新颖,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中,如下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1.北京奥运。如:“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四川卷第2题B项)
2.汶川地震。如: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辽宁卷第2题D项)
3.中日邦交。如: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全国卷Ⅰ第2题C项)
4.网络资费。如: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浙江卷第3题C项)
5.雅虎并购。如: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北京卷第3题A项)
6.国学。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安徽卷第2题C项)
7.股市。如: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安徽卷第2题D项)
8.姚明。如: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浙江卷第3题D项)
9.创新。如: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四川卷第2题D项)
10.环保。如: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宁夏、海南卷第19题C项)
二、题型——四种新题闪亮登场
高考成语试题多采用四选一的常规题型,但今年的高考命题专家却能在这一常规题型的基础上大胆地推陈出新,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闪亮登场的有如下四种新题:
1.填写成语。
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天津卷第23题)
⑴在足球赛中,传球技术再高,控制球能力再强,若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也会。
⑵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
⑶为迎接奥运,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令来津的游客刮目相看。
⑷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诠释得。
【答案】⑴功亏一篑⑵越俎代庖⑶蔚然成风⑷淋漓尽致
2.成语替换。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浙江卷第3题)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答案】D
【解析】A对象不同。“泥沙俱下”既可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在一起,也可比喻好坏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而“鱼龙混杂”只能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该句中既含好人和坏人,也含好事和坏事,所以不能换用“鱼龙混杂”。B感情色彩不同。“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是贬义词;而“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是中性词。该句中“少受……的约束”的语境提示此处应该用一个贬义的成语,所以不能换用“金科玉律”。C原因不同。“额手称庆”只表示庆幸;而“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该句语境谈的是“降价”,而非“当官”,所以不能换用“弹冠相庆”。
3.举例解释。
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福建卷第15题)
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________。含有“明”字的成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②______________。
【示例】①“明人不做暗事”,赞扬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②“明哲保身”,多指为了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4.一料通考。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广东卷第2题)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
【答案】D
【解析】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而该句的语境不是因为“有感染力”,而是因为“危险”;结果也不是“激动”,而是“紧张”。所以使用不当。B“怨声载道”指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它是一个程度很重的成语,而该句中的这位“骑摩托车的男子”只是“违反交通规则”,将“怨声载道”用在他身上就犯了轻重失度的错误。C“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它是一个褒义词,而该句是一个贬义的语境,所以使用不当。D“怒形于色”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该句用来形容“余怒未消”的司机是恰当的。
三、考点——五个方面彼此兼容
今年对“正确使用成语”考点进行单一考查的有11套试卷,兼考实词、虚词、俗语、名句的有5套,已显露出综合考查的端倪。详细考查情况见下表:
四、解答——八大陷阱需要识别
除了上述第三点中提及的主观题,命题人在2008年高考成语题中共设置了八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要细心识别:
1.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熟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不仅是语言运用考点中考查面最广的一种试题,而且也是常规题型中最富创新特质的一种试题。综观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17道成语试题,呈现出如下四大看点:
一、语料——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2008年高考语文成语试题的语料非常新颖,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中,如下十大热点备受关注:
1.北京奥运。如:“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四川卷第2题B项)
2.汶川地震。如: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辽宁卷第2题D项)
3.中日邦交。如: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做贡献。(全国卷Ⅰ第2题C项)
4.网络资费。如: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浙江卷第3题C项)
5.雅虎并购。如: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北京卷第3题A项)
6.国学。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安徽卷第2题C项)
7.股市。如: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安徽卷第2题D项)
8.姚明。如: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浙江卷第3题D项)
9.创新。如: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四川卷第2题D项)
10.环保。如: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宁夏、海南卷第19题C项)
二、题型——四种新题闪亮登场
高考成语试题多采用四选一的常规题型,但今年的高考命题专家却能在这一常规题型的基础上大胆地推陈出新,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闪亮登场的有如下四种新题:
1.填写成语。
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天津卷第23题)
⑴在足球赛中,传球技术再高,控制球能力再强,若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也会。
⑵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
⑶为迎接奥运,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令来津的游客刮目相看。
⑷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诠释得。
【答案】⑴功亏一篑⑵越俎代庖⑶蔚然成风⑷淋漓尽致
2.成语替换。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浙江卷第3题)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答案】D
【解析】A对象不同。“泥沙俱下”既可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在一起,也可比喻好坏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而“鱼龙混杂”只能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该句中既含好人和坏人,也含好事和坏事,所以不能换用“鱼龙混杂”。B感情色彩不同。“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是贬义词;而“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是中性词。该句中“少受……的约束”的语境提示此处应该用一个贬义的成语,所以不能换用“金科玉律”。C原因不同。“额手称庆”只表示庆幸;而“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该句语境谈的是“降价”,而非“当官”,所以不能换用“弹冠相庆”。
3.举例解释。
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明”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福建卷第15题)
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________。含有“明”字的成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②______________。
【示例】①“明人不做暗事”,赞扬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②“明哲保身”,多指为了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4.一料通考。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广东卷第2题)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
【答案】D
【解析】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而该句的语境不是因为“有感染力”,而是因为“危险”;结果也不是“激动”,而是“紧张”。所以使用不当。B“怨声载道”指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它是一个程度很重的成语,而该句中的这位“骑摩托车的男子”只是“违反交通规则”,将“怨声载道”用在他身上就犯了轻重失度的错误。C“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它是一个褒义词,而该句是一个贬义的语境,所以使用不当。D“怒形于色”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该句用来形容“余怒未消”的司机是恰当的。
三、考点——五个方面彼此兼容
今年对“正确使用成语”考点进行单一考查的有11套试卷,兼考实词、虚词、俗语、名句的有5套,已显露出综合考查的端倪。详细考查情况见下表:
四、解答——八大陷阱需要识别
除了上述第三点中提及的主观题,命题人在2008年高考成语题中共设置了八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要细心识别:
1.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熟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