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引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钥匙。语文教师要注重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要符合规范、精确、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等几方面要求。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本身是传授语言知识并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教育方式。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再加上语文课文多为文质兼美的范文,其作者用不同的笔调来描绘社会人生,语言生动,充满感情色彩。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讲授,以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人课文的佳境,去领略文中的意蕴,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学生在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熏陶下。会不自觉地受到感染,自觉地学习、模仿并运用到自己的口语和作文中去
一、言之有德,文质兼美
言之有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在讲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教育、文艺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二是要注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二、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
三、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每个国家的语言因民族、地域不同而差异很大。例如我国,广东话与北京话相差甚远。上海话与四川话又大相径庭,即使同一省市,语音也常常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能因地域不同而“入乡随俗”,应采用和推广普通话。语文教师作为语言的传授者。更有采用和推广规范语言的责任,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多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还用那些文言文或方言进行教学,只会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应自觉和熟练地使用普通话。
四、言之有启,探究反思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讲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五、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等均可引人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六、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心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作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如图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音乐、幻灯、录音、录像、广播、影片、电脑、投影等。都将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