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师。应从较低的起点上,想方设法去开发学生的智力,精心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中的大多数,经过特殊教育与训练,获得一定的发展,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劳动者。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一、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我国为智障儿童开设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按照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确定的。轻度、中度、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重点。从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上来看,我国智障儿童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普通小学差别不大,但具体要求上却有明显的不同。语文课通过识字、写字、说话、阅读、作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字词,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一般的应用文和简单记叙文。
二、多样化学习的方式
在人类的五种感觉器官中,视觉是最有力的学习器官。学习绝不应是讲和听的交往,而应有文字、有数字、有图表,借助视觉。图像有时胜过文字。针对弱智儿童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创设贴近教材内容,又是源于生活实际的情境,如教学《红灯、绿灯》时,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已经知道了红绿灯的什么用途,还想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学生提出“红绿灯是谁发明的”、“走路为什么走人行道”、“为什么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车子靠哪边走”。这些问题有的与本课无关,只需要简单回答,引导大家共同解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能提问题,又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教师应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使他们提高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已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能够集成处理多种文、图、声、视信息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不仅提供了方便使用的途径,强化了信息表达能力,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巨大的发展,为音视频信息的实时处理创造了条件。使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必要和需求有了实现的可能。智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由于生理方面的因素,他们在学习中的突出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学习十分被动,遗忘率高。如何吸引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力,如何突破现有的条件使学生把学习同生活联系在一起,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载体多样化、节奏紧凑化、方式主体化等特征,在教学中具有表现力强、参与性强、反馈性强等特点,在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四、利用情境补偿语言缺陷
任何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智力落后儿童也不例外。但他们以物质兴趣为主,大多数缺乏电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是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激发兴趣原则要求做到: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投影、幻灯、录相等,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鼓励他们发言、表演、创作、竞争,从而将其兴趣吸引到所学知识上。要创设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教学环境,克服儿童的退缩、压抑、自卑等不良心理。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被抛弃的人,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体会到被尊重和被接纳的喜悦,逐渐忘却过去遭受挫折和失败的痛苦,增强自信心。
英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言语形式理解知识,获得知识的两种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就是发现法和口授法。通过发现法学习有其好处,如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学习也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如凭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所得知识不够系统,不够严密,学习速段漫。因此,这种方法末得到大力推广。相反,言语讲授法仍为广大教师所广泛采用。讲授法的最大好处是能迅速而有效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五、提高智障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能力
语文课教师利用专门的语言训练室,按学生听力水平分类,进行一对一的个训或一个班的集训;针对听残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注意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在预习、复习阶段有意让学生进行观察,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听残学生准备相关的教具学具。学校要求教师课前备课,适时安排课前说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作业全部面批;语文、数学为考试科目,其他科目为考查科目;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评定。教育局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原国家教委1987年《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能力。
六、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儿童的不同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强化物的选择上更应该如此。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内容太难。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增强了学生的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学内容太容易,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学会,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度智力残疾儿童教育训练纲要》,结合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