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548

[ 刘旭明 文选 ]   

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

◇ 刘旭明

  新课改倡导: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有效利用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那么,如何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
  
  一、追求和谐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
  
  1 两性和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这应是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的自然融合。
  
  2 师生和谐
  只有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老师不爱学生,或者学生不喜欢老师,师生间就会缺少沟通,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师生间应做到平等、和悦、友善。
  
  3 教学和谐
  教法与学法是有机统一的,教法为学法服务,学法为教法服务,教法、学法相互依靠,相互支持。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附教法于学法之表。
  
  二、顺其自然
  
  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无课”是课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课的“自然”。师生对话就像“朋友”或“亲人”平时聊天,师生互动就像做游戏……
  图文并茂、简洁美观的板书真可谓“美不胜收”。其实这种“美”是一种干扰,当老师板书歪斜时,学生就可能会模仿老师。可能会在心里琢磨: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写?老师今天怎么了?这样,不仅让学生三心二意,胡思乱想,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老师对构思精巧的板书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要顺其自然。
  
  三、选择生成
  
  生成性的课堂,能创造出许多精彩,能给学生带来探究欲望。如何让生成成为语文课堂的“七色彩虹”?其一、变换。课堂上,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随时变换一些教学内容或教学要求(如教学设计、作业准备等),来保证课堂效果。其二、增删。课堂向生成开放,并不意味教师跟着学生转。任由学生乱说一通,要看有没有生成的需要,随机进行增加环节,删除步骤。其三、合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理解知识,用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
  
  四、适用资源
  
  新课标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见“资源”对于语文教学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资源意识。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既注意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相互支持,又要联系学生学过的内容,学生的经验世界,进行灵活、开放的教学。要合理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质量”。执教《长城和运河》前,笔者让学生查阅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这两大不朽的工程,学生体会到工程的雄伟、创造者的聪明智慧,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五、力求简约
  
  现在。服饰追求简约,装修追求简约,文字追求简约,课堂教学更应追寻简约。
  
  1 目标简化
  每节课,教师要确定简明、切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清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在教《白鹭》时,笔者紧紧抓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领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然后通过朗读体会情感。
  
  2 环节简洁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简单有序的教学过程,简简单单教语文。执教《变色龙》一课,笔者主要抓住三个环节:“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发现变色龙”一带而过,重点学习“端详变色龙”,引发学生想象,从而了解变色龙的本领。整个教程自然流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3 方法简单
  教师要以平常的心态上平常课。课上,朗朗的读书声、富有个性而真实的回答、良好的行为习惯(小手如林、小脸通红等),这样就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
  总之,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做到追求多方和谐,顺其自然规律。选择有效生成,合理开发资源。力求课堂简约,学生真切感悟,才能使师生进行智慧碰撞、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

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