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各种命题形式中,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了解一些自拟标题时的禁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自拟标题大致有以下禁忌:
一忌“大”而无边
从一定意义上讲,标题就是对文章取材范围和入题角度的限定,如果标题所限定的取材范围和入题角度太大,不仅会给选材带来不便——内容太多,无法做出选择,还会给成文带来不便——角度太大,无法落笔。以《假期经济谈》这个标题为例,这是一位考生在写作话题作文“十一长假”时所拟的标题,想想看,这样“大”的一个问题,哪是一个中学生能“谈”好、能谈得了的?再以《人与水》这个标题为例,“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密切的,该写些什么呢?该从哪里写起呢?看来还真有些难为人。
二忌“题”不对“文”
好的文章标题,应该是对文章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的高度概括,因此,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或观点既应该是相对应的,也应该是一致的。在以“水”为话题写作文的时候,某考生拟的标题是《水的故事》,虽然这个标题是切题的,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在写作过程中。该考生却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了讲述爸爸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改良作物品种以及在鱼塘承包问题上坚持原则等先进事迹上——显然,该考生写的不是“水的故事”。而是“爸爸的故事”,似这样“题”“文”不对的文章无疑就是离题、跑题之作了。
三忌“题”“体”不符
所谓“题”,就是标题;而所谓“体”。就是文章体裁。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做到“题”“体”相符,即通过文章标题能够彰显出文章的文体特征。下面是一些考生在写作话题作文“和谐”的时候所拟的几个标题:1、《和谐画展》2、《“和谐牌”仙丹》3、《和谐创造未来》4、《爱——阳光》5、《和谐人生》。在这些标题中,能够做到“题”“体”相符的是标题1、2、3。因为这些标题本身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作者选择的分别是记叙文体、说明文体、议论文体,而没有做到“题”“体”相符或“题”“体”不甚相符的是标题4、5,因为透过些标题,我们根本看不出文章在文体选择方面的“蛛丝马迹”。
四忌老生常谈
写作文贵在出新,而在拟题的时候出新,应该是最方便、最易行的。在以“全力以赴”为话题写作文的时候。一些考生拟出了这样几个标题:1、《既然选择远方,便要风雨兼程》2、《尽全力奔赴事业之颠》3、《人生需要全力以赴》4、《为了“翅膀”,为了梦》5、《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成功》。相对而言,标题1、2、3、4是比较有新意的——或观点新,或角度新。或内容新。或语言新。而标题5就多少有些老生常谈了——让人觉得“卑之无甚高论”,虽说也是真知灼见,但过于大众化了。
五忌晦涩难懂
在拟题的时候能够做到“出新”当然很好,但是“出新”不应该以影响阅读、影响理解为代价,如果为了“出新”而把文章标题弄得晦涩难懂、令人费解,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也是得不偿失的。某考生在以“水”为话题写作文的时候就拟了一个晦涩难懂的标题:《源·圆·缘》——显然,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既弄不清楚作者想写些什么,也弄不清楚他想表现些什么。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窗口”应该看到一些“内涵”的东西,如果“目光”是异样的,既让人难以接近。又会令人生厌恶之心。
六忌庸俗不堪
在自拟标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拟标题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因为一个趣味横生的标题,不仅会吸引读者的目光和注意力,还可以借机表现拟题人的文采和幽默感。但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既不能为了趣味而趣味,也不能“投”部分读者之“所好”,把标题弄得过于庸俗。下面这两个标题是考生在以“金钱”为话题写作文时所拟:1、《她被金钱所勾引》2、《为金钱而活着》。虽然两个标题都比较“引人注目”,但由于“勾引”一词用得不得体,“为金钱而活着”的观点太庸俗,所以都不是好的标题。
除以上几点而外,自拟标题的时候还要忌字数过长,忌盲目引用、盲目嫁接——标题字数过长,不仅会增加理解的难度,还可能出现限制不当、修饰不当、自相矛盾等语病:而盲目引用或嫁接他人的标题,往往有套作、抄袭之嫌。一般情况下。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12字数以内,而名言警句最好出自大家之手,即使是嫁接也应该以“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