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262

[ 唐正富 文选 ]   

平凡又伟大 至柔显刚强

◇ 唐正富

  胡适在《我的母亲》文章中写了他的母亲,她克己任劳,独自一人艰难地支撑着整个大家庭。事虽琐碎,纯系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然而,正是从这样一些平淡而细致的叙述中,让我们渐渐感悟到了胡适母亲的不平凡,她在至柔中显示出的却是刚强。怪不得胡适称她为“我的慈母、恩师”。
  平凡的母亲。母亲正如旧时代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不让“我”“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因没游戏习惯,在整个儿童时代“我”就总是文绉绉的。她也不准“我”学戏去闯荡社会,以致“我”成为书生竟百无一用。文章开头几段就是写了她对我的不放心及过分疼爱“我”的情形。即她“宠子”反而害了“我”这个儿子。其间,说作者对母亲无丝毫责怪之心并不现实。全文中,虽然作者对母亲是以“欲扬先抑”笔法来铺垫,因为接下去的内容就是写“母亲犹如严师”,但是文章如果要一味写母亲的好,那么就用不着写开头的“目视鼻尖而尽作妇人之仁”了。就如文章中母亲对“我”大哥嗜赌的没办法,也还是在写她的平凡。我们认为,作者唯其写尽了母亲平凡的一面才更能衬托后文中她不平凡的另外一面。
  至柔的母亲。她对“我”大哥吸鸦片烟、嗜赌阻止不了:她对“我”大嫂与二嫂们的不满意及怄气不敢稍加申斥:她对“我”与大哥那个只小“我”一岁的孩子闹纠纷时只会一味地责骂“我”……完全是一副懦弱无为、平庸之极的农妇行为模样。可以说,她实在是一个只知道忍让而不知道还击的人。在我眼里,这种懦弱不是一般的懦弱,而是糊里糊涂“和稀泥”式的无能。
  然而,母亲果真是一个无能者吗?当然不是。
  刚强的母亲。母亲在看到大嫂或二嫂不满意、耍脾气十天半月每天只拿打孩子出气摆脸色给人看之际,忍无可忍终于奋起还击了。她先是故意在天将明时坐起来哭诉自己命苦,怨父亲撒手西归的过早而不肯帮忙照顾自己……虽没一句责怪媳妇的话,但第二天那个惹事的嫂子必定先早早去厨房煮热茶开水来侍候母亲无加以劝慰,母亲竟能将罅隙消弭的了无痕迹。即从不用话语挑明,做到心知肚明便罢。如果没有大智慧,绝不可能如此来行事。对“我”约束得极严,一般错误只看“我”一眼让“我”自己反省,而原则性错误,就要动用罚跪来强制处理。她奉行的是“严管出正才”的规矩。就是在由于大哥落下一大堆赌债,债主由于在除夕坐满了家中时也并不惊慌,过年该置办什么照样置办什么,到差不多接近黄昏了才去央求本族中头面人物出来圆场以付几个钱打发走他们而“顺利”过年。这样的举止,在须眉男子做来也不很容易呢!统而言之,母亲的刚强是“棉里针”式的刚强。虽然如此,它正是母亲支撑起旧式大家庭的中坚力量源泉。
  母亲不失农妇的狭隘怜子情节,平凡又平凡:以再三忍让而委曲求全来应对家中各式“变故”,至柔至弱:然而她在凭忍让法解决不了问题时,又以和婉“刚强”法去度过难关,是柔胜刚。是大刚强。我们说,母亲因其平凡故真实,因其至柔故巧用大智,因其以至柔去演绎至刚人情故事,故显得刚强无比:或者说,“平凡、至柔、刚强”的综合显示,让母亲给人的印象实在是不平凡,甚至有点伟大的味道。总体来说,“‘母亲’是‘我’人生的恩师”确实为出自作者的肺腑之言。

平凡又伟大 至柔显刚强
目录